,安置滁州军。
马寨主安心了。
……
后院柳、韩两家听到动静,都不安了。
他们不觉得是滁州军自作主张,带了几十亲卫不足,还非要安排几百人进县衙,只当是徒三的安排。
……
[这是防备韩家?还是防备柳家?]
韩夫人心不静,借口询问出殡事请了柳彪过来。
“出殡的事情预备的如何?陵水距离滁州不近,怕是得早些出发?”
“要赶在午时前到达滁山,后日二更天就要出发……”
“送殡人马多少?”
“亳州军六千,另有滁州军六千,也会送大伯到滁山。”
这送殡兵卒人数,是徒三、柳彪、韩喜山三人商定。
按照徒三的提议,路程不近,无需劳师动众,三千人即可。
柳彪与韩喜山却是建议多些人手。
柳彪是防范柳二,怕他在出殡路上埋伏。
柳二先是杀妻,后是弑兄,借着老父丧事发作也不是没有可能。
亳州军跟着的兵卒少了,容易顾此失彼。
韩喜山则是因滁州军来了六千的缘故,去的滁山又是滁州州府旁边,心中有所防范。
要是滁州军心狠,直接撕破脸,将他们全部包圆,那就能轻易得了陵水与楚州。只能说他不喜武事,读书读多了,就寻思的也多。
只是这些防备不好当着徒三的面说,就借口唐光丧事说话。
唐光丧事,韩喜山没有过去,却也有耳闻。
唐光一个滁州军的将军,麾下四千兵卒送殡。
另有滁州军诸头领的亲兵等人,总数只多不少。
柳元帅的身后事,总不能比唐光还不如。
徒三并不是刚愎自用的性子,既是柳、韩两人都提议人多,那计划的送殡兵卒就翻了一倍,成了六千,三人各带两千兵卒。
陵水县这里留下六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