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错误信息。
别说是他们几个陌生人询问,就是亲爹亲兄弟询问,郭二爷的性子在这里,也是心里有数嘴上倒不出来。
“二爷,滁州军粉饰太平,怕是底气不足!”
那年长儒生得了结论。
那二爷点头道:“如今有了名号的各路人马中,这滁州军最是不显……可真要论起来,也不能小瞧,毕竟他们手中有小教主!”
如今江南、江北百姓,天灾不断,战火连绵,多信弥勒。
家中供奉的神像,除了弥勒佛本尊,还有弥勒教主的神影。
小教主是弥勒教主之子,在外人眼中小教主手下兵马才是白衫军正宗。
那儒生若有所思道:“说不得真可以越过金陵,派人往亳州走一遭……滁州军所倚仗的不过是小教主,可小教主不单单是滁州军的小教主,咱们也可以给大爷讨个封号!”
那少年好奇道:“谢先生,给大哥讨什么封号?那个霍五爷都挂了太尉了,还有比太尉高的封号?”
儒生道:“太尉是三公不假,可到底还是臣下。”
“王爵?”
那二爷插嘴道。
儒生点点头:“或可一试!”
届时江南名正言顺的就不是滁州军,而是台州白衫。
宋知府站在门口,听了个完全,很是无语。
这几个都是什么货?
“隔墙有耳”的成语都没听过吗?
坐在滁州军的地盘,大言不惭的点评滁州军不说,还说起后续的小算计。
宋林素来行事谨慎,可也忍不住因这几个人对台州军生出轻鄙来。
滁州军早在五月就组织了情报结构,探查四方消息。
台州白衫军,更是绕不过的势力之一。
因此,对于台州白衫军,大家也知晓不少消息。
袁国真并不是台州最早造反的势力。
他是盐贩,同胞兄弟五人,族人众多,在
-->>(第6/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