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34节(第4/9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上。

    但是嘴上说归说,真这么干的那就是大傻子……

    毕竟要寻找并培养出来一群有才华的科学家就已经很难了,然后你还要从一群科学家里挑出几个道德楷模……

    这是挑了智商又挑选道德,这样最终能挑出几个科学家来啊?

    罗志学的理念就是:别扯那么多没用的,只要你来搞科研,并且有足够的能力,你就是楚国社会里的人上人……钱,权,色应有尽有。

    搞出来一个影响重大的科研成果,分分钟爵位到手,到时候你就是帝国权贵当中的一员……到这程度,你就是帝国名副其实的主人翁。

    而科研人员的待遇,尤其是政治待遇,是怎么体现的?

    就是从品级里体现的……通过品级,给皇家理工学院里的科研人员以及各高校里的骨干科研教授们授予官职,这是体现科研人员政治待遇的重要途径。可不能胡乱变动的。

    所以大楚帝国里的品级制度,不单单是的官员内部的等级制度,还覆盖了教育,医疗,科研等多个领域,想要进行改革是非常复杂的,需要非常详细的考量,也不能搞简单的一刀切,不然是很容易引起动荡的。

    毕竟现在的品级制度虽然也挺乱的,但是依旧稳定运行着,经过持续多年的打补丁后也能满足如今的需求,罗志学的意思是就算要改,也要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模式慢慢来,一点点点改。

    就和对传统教育以及科举制度的持续改革一样!

    大楚帝国的教育以及科举改革,那可是一个持续几十年的漫长改革,基本上一年改一点,三五年改多一点,然后慢慢的就改成了现在的这个模样。

    如果当年罗志学直接大手笔,来个废除科举,那么可能就会动摇根基了……满清王朝就是个典型例子,废除科举后,直接把自己推到了无数学子的对立面,那些学子一看无法通过科举当官,前路断绝,然后又看见一堆人靠着人脉关系走推举当官,一声冷哼后转身就去跟孙某人混去了……


-->>(第4/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