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地方就只能种植棉花为主,其他的可以种,但是棉花的种植占比一定要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
这种全球经济一体化政策,对于大楚帝国本身而言自然是获得了大量的收益,各种农畜矿产等原材料陆续从各行政领地以及藩属国地区里产出,然后被帝国七亿人所用。
但是对于各藩属国而言,那么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比如英格兰王国……从当地的农业条件而言,他们不应该缺粮的……但是很不幸,承顺五十一年的今天里,英格兰王国的粮食自给率大概只有百分之六十,剩下的百分之四十的粮食都需要依赖大楚帝国的全球经济体系里来进口,主要是从法国地区进口小麦,从非洲地区进口土豆。
而这些跨地区的粮食贸易,都是楚国商人所掌控的……土著商人根本无法参与,怎么说呢。
比如法国当地的大贵族,他们产出了大量的粮食,但是除了在当地自行销售外,如果想要对外大规模销售,如果是卖到英伦地区来,那么就必须把粮食卖给楚国的粮食商人,他们自己是无法直接出口到英伦地区的。
至于理由,其实也很简单的……他们运不出来!
铁路是楚国人,轮船是楚国人的……你想要把粮食运输到港口,然后装船运输到英伦,你这是把活跃在法国地区的楚国粮商是眼瞎的啊……分分钟就给你使绊子了。
这其实都还是早期的手段,等到后面,欧洲地区里活跃的粮商们,更是集体找到欧洲巡抚请愿,要求禁制铁路以及轮船只能为楚国粮食企业提供粮食运输服务……换句话说,不能为土著粮食商人提供运输服务。
欧洲巡抚是干啥的?就是给这些商人们保驾护航的……所以很快就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从承顺四十五年开始,欧洲地区里的铁路,轮船一律不得为非楚国粮食企业提供粮食运输服务。
所以,大楚帝国的粮食商人在欧洲,是完全掌控了欧洲地区的跨地区粮食贸易的,没土著商人什么事。
如此
-->>(第6/10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