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00节(第2/9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工业体系,这才支撑起来了帝国的庞大先进国防,支撑起来了迅速发展的汽车产业,支撑起来大楚帝国七亿多,即将达到八亿人口的温饱生活。

    为了支撑这个庞大的工业体系,八亿人口的温饱生活……大楚帝国也在全球范围内掠夺各种原材料。

    开启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八亿人口整体温饱的背后,是对各种农畜工业原材料的海量需求!

    所以,大楚帝国最近几年对海外各藩属国的控制力度有增无减,并且不满足于早期的代理人粗放式控制,而是通过表面上投资为主的经济手段更加深入的控制、引导这些土著国家的劳动生产……以获得更多的原材料,或者说劳动剩余价值!

    第1126章 楚国人做好事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持续深入展开,大楚帝国对各种原材料的需求几乎是无止境的……人类历史上对工业原材料的需求,从古代农业社会再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再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其增长速度是极其夸张的。

    这一点从工业最基础的上游产品,即钢铁的产量就能够看的出来。

    从农业时代里的几万吨,再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几十万吨,然后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数百万吨乃至几千万吨……然后继续飙涨到好几亿吨。

    而大楚帝国现今的钢铁产量有多少?承顺五十一年里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了八千多万吨……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据。

    按照原时空进行对比的话,远远超过一战前夕各国的钢铁产量,甚至超过当时的全球钢铁总产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一战时期各工业国家的所有人口加起来,都不如大楚帝国一家多……

    一战前的美国算是比较典型的,但是只有大约一亿人口,钢铁产量三千多万吨,大算人均的话,大概人均三百多公斤的钢铁年产量。

    而大楚帝国呢,足足有接近八亿人口,按照一战美国人的水平来算,那得两点四亿吨才够……但是

-->>(第2/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