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29节(第2/10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很多,所以经常能够看见人仰马翻的场面……别管进球与否,光是看这场面就值票价了。

    要不然,岂能这么多人花钱进来看比赛?人家看的就是二十几号壮汉人仰马翻的场面,再来点戏剧性的表演就更好了。

    当然,这种身体的激烈对抗其实也只是看着场面热闹,实际上很安全的……一些会导致受伤的风险动作也是被严厉禁制的,准许的是寻常的身体对抗,这种寻常的身体对抗里在有护具的保护下,再加上球员们的常年锻炼,身体素质极好以及对各种自我保护动作,对抗动作都有针对性的练习。

    因此看上去危险,实际上危险性远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大……比那些不带防护的其他比赛安全多了。

    比如楚国里上流社会里还盛行马球,这玩意才是真危险,每年都会有那么一两个倒霉蛋受重伤甚至死亡。

    身体对抗,场面热闹这是蹴鞠超过其他赛事,在民间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另外一重要因素就是蹴鞠的进球得分是比较频繁的,可以让人们经常能看到进球的场景,进而刺激观众的热情。

    一场比赛下来,双方加起来进十几球是常态!

    为什么会如此?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根据罗志学引入的一些规则,导致蹴鞠比赛进球数量稀少,最早期推广商业化的时候并不成功……还是那句话,没人愿意看沉闷无比的比赛。

    后来泛江南职业联赛进行了改革,一开始他们取消了守门员,不过发现进球又变的太容易,没啥挑战,观众还是没啥兴致。

    然后又在诸多细节上进行限制,维持对抗激烈,观赏性比较强的情况下,进球数量也多一些……但是还不能让观众们觉得是打假赛,故意进球糊弄他们……

    经过多年的演变,最终就变得了现在这样……打起来场面很热闹,对抗激烈,时不时就进个球,然后偶尔还会引发冲突球员彼此打架甚至打裁判……

    以至于大楚帝国的蹴鞠比赛里,裁判上场也要带护具……



-->>(第2/10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