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季汉大司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节(第6/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至于为什么没有像西欧地中海一样产生撞角作战,其原因很简单,因为一个是地中海,一个是长江,受客观条件的影响。

    能支持撞角作战的主要需求,来自于外界的风力、水流能给船体带来多少的冲击力。内河不比地中海,外部提供给船的动力,大部分情况下是不可能那么充足。

    当然也不是没有撞角作战,只是存在于少数的水道,且还是上游对下游上。上游可以利用水道狭窄,水流速度快的特点,对下游的船只展开撞击作战。

    已经具有单方面优势的上游船只面对无还手之力的下游船只,自然是不需要地中海的那种特殊撞角。下游船只无法撞击上游船只,自然对此也缺乏需求。

    不同的水域情况创造出了不一样的工具,地中海是发明出了撞角这一物品。在中国的春秋时期,楚国则是专为接舷战发明出来的钩拒。

    钩拒,退者钩之,进者拒之。

    西欧、东亚拥有不一样的客观环境,从而也诞生出了不一样的武器装备。

    第34章 争营

    江夏郡,夏口。

    夏口,又称沔口或是汉口,因汉水(夏水)从此处注入长江,因而得名。作为汉水与长江的交汇处,乃是交通要道与兵家重地。

    黄祖镇守江夏开始,为了拱卫江陵、襄阳二地,把江夏郡治西陵转移到江北的却月城,作为抵御江东的军事重镇。

    却月城,乃东汉时戴监军所筑,周回180步,高6尺,位于鲁山(今武汉龟山))上,直临沔口。

    至于后世称为夏口城的城池,如今还未建造。要等到孙权兵入江夏,放弃江北的却月城,在江南的蛇山上建城时,才有夏口城。

    却月城,府衙。

    “若时日所料不差,霍参军今日将会抵达夏口。不知其部营垒,可有准备好?”

    黄射提笔在巾帛上挥墨,颇是沉迷其间,笔墨渐少时,提笔沾墨,随口问道。

    “啊?”

    神游

-->>(第6/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