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
说着,诸葛亮点了点黄忠,忧虑说道:“黄将军之名望,不可与霍、关二位将军并论。今时令黄将军与霍、关、张三位将军同列,恐非议不少。仲邈知势识进退,或能体谅。”
“然关将军性情,主公岂能不知?拜黄将军为后将军,必会不悦。以亮观之,是否空闲后将军之位,或是拜甘将军为后将军。”
刘备沉吟良久,说道:“汉升斩李典,诛夏侯,擒庞德,不论取淮南,亦或是救汉中,皆战功卓著。况汉升年岁已长,难言时日多少,可拜其为后将军。兴霸则继汉升之后。”
“那关将军那边?”
刘备捋着胡须,说道:“孤自有方法解之。”
“其余封赏,孔明以为如何?”
诸葛亮仔细浏览,说道:“主公赏罚分明,亮并无异议。”
刘备微微颔首,笑道:“尚书令之职,孔明欲任否?”
诸葛亮持扇推辞,说道:“亮已主大司马府事,再领尚书令之职,恐有不妥。士元,自入蜀以来,多献良策,说服李严,扭转战局;劝降刘璋,举城归降。”
“以士元之功,亮窃以为庞君士元可任大王治下尚书令之职。”
“善!”
第353章 晋位国王
《汉纪·昭武纪》:“十一月,群下上帝为汉昌王,表于汉帝曰:卫将军临淄侯臣刘溥、镇西将军阆中侯臣张鲁、振武将军竟陵侯臣刘璋、安远将军龙度亭侯臣士燮,平越将军乌程侯臣孙绍、大司马长史领镇军将军臣张昭、镇北将军云阳乡侯臣霍峻、军师将军臣诸葛亮……”
汉昌王劝进表十一位领衔,霍峻、诸葛亮分别位居七、八,九到十一分别为关羽、张飞、王粲三人。
除以上十一人领衔外,名单上还有各级南方要职官吏,人数合计一百三十六人。
刘备进位汉昌王的排面不可谓不大,前十一人之中有五人曾是割据一方的诸侯或是诸侯子嗣,历史上的许靖、庞羲、李严等人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