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言,以石磨磨之,可将宿麦磨碎,然后制成面饼,北人多喜食之。以攀之见,若能得石磨制饼之法,或许有利宿麦推广。”
张翼微微颔首,说道:“北人食面饼,以麦而制。然石磨之物,非等闲之家能用,多是豪强、大族珍藏之物。但君所言甚是,欲推行宿麦,不可无石磨。”
“待本官梳理一番,将以上疑难向郡守汇报。”
“诺!”
稻麦轮耕之法,初在武昌推广,一年两熟的亩产,历经三年下来,武昌农业已能自产自足。增产的粮食,得以富饶的武昌,让刘备、诸葛亮愈发意识到稻麦轮耕的重要性。
经过三年的时间检验,在刘备称王的这一年,除了革新税法外,还将稻麦轮耕确定了南汉的国策,下诏让各郡县尽力推广轮耕之法。但政策需要谨慎的推行,特别是涉及农业上。
刘备采纳诸葛亮的建议,让郡守、县官尽力推行,但不涉及考核指标。让郡县官吏,将推行过程中的困难点,汇报到中央,再根据之前在武昌种植的经验,制定细致的政策,帮助稻麦轮耕之法的推广。
像张翼这般,受上级指派,力求推广稻麦轮耕的县长,不在少数。
第364章 推行四政
武汉,宫府。
各州郡汇报的内容,静静的摆放在案几上,诸葛亮持笔在巾帛上书写。
“石磨?”
“不产宿麦?”
“南人无食麦饭之习?”
“百姓不知宿麦耕作技法?”
诸葛亮根据各州刺史汇报上来的公文,自我整合问题,将其抄录在文书上。
“季常?”
“仆在!”马良应道。
诸葛亮搁笔于案,问道:“季常出巡荆楚郡县,访地方吏民,可有何不同之见?”
马良沉吟少许,说道:“此国策上利国家,下利百姓。今难以推行,并非宿麦不能食,而在百姓不识宿麦之利。以良之见,欲劝百姓广行稻麦耕
-->>(第6/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