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之处,望求改进自身。且曹丕也是言听计从,对崔琰的建议,多有接纳。
如崔琰劝曹丕减少狩猎,不要骄奢淫逸。曹丕纳之,烧掉猎具,不着锦衣,多以织文、绢匹制作成衣,显示自己听取纳建议的决心。
与曹丕相较,曹植则是不然。崔琰出于兄女婿的身份,向曹植劝谏,希望他戒酒,不要率性妄为。然曹植怎会接纳崔琰的建议,自然是我行我素。
如此对比下来,崔琰自然是偏向曹丕。
当然曹丕能争取到崔琰的支持,又与崔琰的性格关系紧密。崔琰为人清忠高亮,常以国事为先。故而在私情与公事上,选择了公事,支持曹丕出任太子。
了解完崔琰的意思,曹操将目光投向贾诩,见其捋须沉思,一言不发,问道:“孤以大事咨诹,崔卿答之,卿却不答,不知此为何意?”
贾诩抚须而笑,说道:“方才诩有所思,思而欲笑,故未能有所作答。”
曹操微微挑眉,问道:“卿所思何事?”
贾诩拱手行礼,说道:“启禀大王,诩思袁本初与刘景升,立幼子为嗣,致使兄弟二人互相攻伐,被大王趁机所破。”
曹操嘴角不禁上扬,笑道:“卿真乃策谋深长之士也!”
贾诩虽无明说,但也间接点出曹操当下的形势。
南北对立,如朝政不稳,立曹植为太子,像袁绍、刘表那般,引起兄弟相争,中原将会非常危险。毕竟曹操当时能借机取胜,反过来也容易被南汉利用。
“孤已知也!”
望着寂静的殿堂,曹操心中已是有谱。
……
过了数日,曹丕府上。
曹丕与孙权、司马懿二人对饮,神情欢喜间,却又有几分担忧。
喝了口酒,曹丕担心说道:“仲谋,今杨修被扣押,子建被幽禁于府。崔尚书、贾大夫等上卿言语也偏向与我,父王怎毫无动作?”
孙权神情轻松,为曹丕斟酒,说道:“请公子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