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别山,隐没入长江;乌龟负洛书出巢湖,被渔民涂春所获;犍为现美玉,太守李严送于武汉。
在月余间,南汉各地祥瑞、谶语、童谣不约而同出现,似乎在为刘备称帝而作铺垫。
次月,刘璋、张鲁、孙绍三人及旧汉高官上疏,二请刘备即天子位。刘备退表不受,拒见众人。
与此同时,远在交岭的霍峻也收到了诸葛亮的来信。
诸葛亮于信中所述问题仅两个,其一,是劝刘备称帝,第三波上奏需要霍峻连名,献上交岭祥瑞;其二,则是功臣名次排列顺序问题。
前两番上奏推让都属于是前奏,核心在第三波集体上奏。
第三波联名上疏,即以旧汉琅琊王刘熙为首,卫将军刘溥为次,太傅张昭、太常刘先、光禄勋韩玄、前将军霍峻、军师将军诸葛亮、左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
配合第三波集体上奏的祥瑞活动,是为关羽从汉水中打捞出玉玺,霍峻从海贝中开出刻字明珠。
玉玺称帝,明珠为冕!
看着书信上的安排内容,霍峻嘴角上扬,刘备称帝流程,可以说被诸葛亮安排得明明白白,要祥瑞有祥瑞,要谶语有谶语,要礼法有礼法。
“士载,令吕君精选上等明珠三十六颗,并让侍从快马送至武汉。”霍峻说道。
两广地区特产珍珠,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三国时珍珠已成当地的特色产品,常用作贡品。士燮统治交州时期,每年都会向武汉上贡珍珠。
今士燮归降,交州府库尽数被汉军所得,从中挑选出三十六颗明珠非是难事。
“诺!”
待霍范领命退下,堂中的步骘若有所思,问道:“仲邈,可是大王将称帝否?”
霍峻点了点头,笑道:“今已二推二让,群臣上疏三推,大王即可帝位。明珠是为孔明所求,以饰于天子冕冠之上。”
步骘捋着短须,说道:“大王即帝位,论功行赏,汉室季兴,当大快人心尔!”
-->>(第6/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