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季汉大司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4节(第4/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祖父王仁官至青州刺史,父王融拒公府征辟。在东汉末世时,徐州大乱,王祥带着母亲与弟弟,与众多徐州人般逃难到江东。不同的是,王祥拒不出仕,隐居庐江深山二十载。

    今母亲病逝,王祥已无牵挂。在蒋济的征辟下,又有弟弟王览的劝说,王祥方才决定出仕,是被举为孝廉。

    招呼蒋济、王祥入座,霍峻说道:“休徵为我治下首位孝廉,此番入京当勿坠我徐州之名。”

    孝廉每郡都有名额,江淮自然也有,但是考虑到江淮百姓稀少,人才更是少得可怜,故而江淮各郡从没向武汉推荐过孝廉。今时好不容易从深山里蹦出王祥,不举他为孝廉,还能推举谁?

    至于南汉的举孝廉制度如何?

    只能说因诸葛亮治国,执行标准远比北魏严苛,凡被地方举为孝廉者,必须要入京,接受尚书台的考核。甚至大部分时候,诸葛亮亲自面试被举为孝廉之人,故而南汉的孝廉含金量甚高。

    以至于南汉的孝廉大多数是已被刘备征辟过的士人,有真才实学的人,早些年如徐庶、诸葛瑾、步骘;近些年如蒋琬、杨仪、费祎等后起之秀。

    王祥神情谦逊,拱手说道:“祥必不负霍督、府君推举之恩,此番入京,当全力以赴。”

    “善!”

    蒋济捋着胡须,说道:“据信报言,我军已得襄樊,曹操与陛下皆从新野撤军,大军不日将归武汉。不知霍督此番何时归京?”

    那日刘封出营挑衅后,因司马懿迁民成功,曹操则率兵撤至宛城。刘备察觉到曹魏迁民,欲发兵争民。然可惜慢了半拍,绝大部分的汉北百姓,被司马懿迁走,得有十五、六万之众。

    南汉为了防止北魏骑兵劫掠,便将汉北所剩下的两、三万百姓,南迁过汉水,安置于汉南、襄阳二郡。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及士元率兵归淮,又得陛下传诏,某方可归京。我若归京,则江淮政事当多有劳子通。”

    “诺!”

    第480章

-->>(第4/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