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数据少于北方。
曹操在临终前数年,盖知南北形势分明,自南征汉中失利后,采取了防守战略,在他去世的前七年时间内,不同于南汉的长期北伐,而是致力于恢复生产,与民同休。
虽有水淹七军的大败,但损失兵力难言伤筋动骨,且随着中原承平十几年,人口繁衍,子嗣再生,曹魏招募兵卒入伍,四方驻守征战之兵是有三十万。
南汉纵有巴蜀、荆楚、吴越三地,加上诸葛亮治理,此番北伐能动用十九万兵马,已是南汉所能拿出的极限兵力。或许巴蜀能再出兵,但粮道问题限制,以及治理问题,北伐出不了太多兵力。
大堂内,曹休身披鱼鳞铁甲,坐于主将位上,与扬、豫诸将,商论兵势。
曹休将书信搁到案上,问道:“今陛下来信,准许我军用武,我欲奉陛下之令,率兵马东进,或劫抄霍峻后路,或与臧、吕二军汇合,协力共击霍峻,不知诸君以为如何?”
贾逵迟疑少许,说道:“今臧、吕二君重围唐咨,已退悍将高翔。霍峻移兵至淮东,是有救援朐山之意。逵以为当或行围梁救赵之策,将军发大军攻合肥。凡合肥有失,贼江淮则是难保。”
贾逵虽从谏议大夫转豫州刺史,但非不知兵的文人,而是颇有兵略。他不太想和霍峻硬碰硬,而是想行围魏救赵之策,逼霍峻放弃救援朐山。
“不然!”
曹休否决贾逵建议,说道:“合肥者,背靠河湖,城高且坚。今举大兵伐之,恐难以急下。我若为霍峻,闻合肥被围,必率兵速进,破吕、臧二军,而后回师战我。”
曹休虽因宗将而幸进,但却非无谋之人。合肥可没那么容易被打下,一旦他发大军去取合肥,反而会给霍峻击败臧霸、吕虔的机会。
顿了顿,曹休语气加重,说道:“今霍峻之所以不敢进,在于己兵少,吕、臧二军在北,而我军在西,有合击而兵败之危。我军当趁其移兵北上之机,断其后,合臧、吕二军,夹击霍峻所部,以建大功。”
-->>(第4/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