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季汉大司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2节(第2/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千两百多顷,足够让万户百姓所耕作。

    七门三堰虽好,但如都江堰一样,常年无政府负责,必然会导致三堰毁坏,不足以灌溉田亩。

    昔霍范所提出的淮南论有提及三堰,但不符合淮东的军事需求,则被搁置下来。霍范所提出军屯地在肥水到邗沟一带,中间水泽、湖泊皆是军屯之地。

    今为了安顿江淮旧民,考虑到舒县远离寿春,临近巢湖的地理环境,以及七门堰的丰富水利条件,舒城最合适用于安顿归淮的民众。

    “七门三堰欲开多少顷田?”霍峻问道。

    “三堰全开,二千两百余顷,分万户民众。”蒋济答道。

    霍峻望着舆图上的河堰选位,皱眉问道:“我恐归乡淮民不足万户,今开田二千两百余顷,恐有浪费人力之嫌。不如先开七门堰,寻观人数再修乌羊、曹责二堰”

    治理地方,霍峻常顾忌会造成行政浪费。看最新小说H文 https://www.shubaoer.com 更新快无广告无弹窗 今为安置淮民,上马大工程,不怜惜民力,若所归乡百姓不多,必定会浪费民力,以及损耗大量钱粮。

    “不然!”

    蒋济摇了摇头,说道:“中汉之末,天下战事四起,淮人南奔荆、江、扬三州者不少于数十万之多。如淮南大兴,岂无数万百姓归乡?”

    说着,蒋济拱手说道:“都督,世人言上行下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