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季汉大司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1节(第3/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诸葛亮得知后,决定让中枢与交州合力,在番禺(广州)设官营糖坊,从中赚取生产糖品的钱,不参与售卖,也不参与种植甘蔗。

    这些事都不算隐秘,姜维在市井的打探下,已是简单了解了南汉国内的基本情况。

    宵禁之前,父子二人在酒肆里,吃了顿著世的武汉鱼,则还归驿观歇息。

    灯盏下,姜维与姜冏对坐,案几上有几样小食。

    姜冏喝了些酒,脸色微红,说道:“汉虽处江楚,但实有大国之气。政令清明,吏不苛杂,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民安乐业,商达市繁。中国虽大,但不及南方。”

    姜冏本来以为楚地多蛮夷,与陇右差不了多少。今至武汉走一趟,才知道自己夜郎自大。

    武汉水土不如洛阳优越,土地贫瘠,多山潮湿。然就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武汉在诸葛亮与历代武汉尹的治理下,繁荣富庶起来。今之武汉或许在农业上不如洛阳,但在其他方面都胜过洛阳。

    姜维赞不绝口,说道:“诸葛丞相果善治国,政令清明,刑罚肃然。从襄阳至武汉千余里间,军民同处,互不侵扰,田亩遍野,河堤高筑,炊烟不绝,市井兴荣,天下何人可及?”

    言语间,姜维对诸葛丞相充满了敬佩之情。今虽未见过,他已被诸葛亮的政策所折服。世人常言诸葛亮善治国,但这个善着实让很多人无法想象,其中就包括姜维。

    在他眼中,颜斐治京兆已是善治国。不料此行南下,见过南汉乡野市井面貌之后,姜维对‘善’这个字有了新的定义。

    一個襄阳或许说明不了诸葛亮善治国,但沿途见了那么多县城,以及夏口、武汉二地景象,此若非诸葛亮之功,还能是谁之功?

    姜冏抱腿而叹,感慨说道:“葛相善治国,霍督纵横天下,陛下得二人辅佐,汉何愁不兴?”

    姜维点了点头,敬佩说道:“陛下委司马公治武汉,行断法,检索隐户。夏侯兰是为旧随,仅匿两户而被除以死刑,刑罚虽是苛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