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森严,除了执行法律外,何尝不是让基层官吏畏惧。故而诸葛亮所行之严法,非是对百姓,更多是对官吏而言。
今检索隐户虽成,但从中反映的基层吏治问题,让诸葛亮有些忧虑。
诸葛亮持扇而吟,说道:“如会稽主簿虞静因知而不报之事,被步扬州罢免。即检索会稽郡时,虞静为其族少报三百户百姓,若非被扬州所察,则险被虞静所隐瞒。”
“今不严查郡县恶吏,臣敢断言今所析出百姓,不出十余年,当复为官府所掌握。”诸葛亮沉声说道。
大户想隐匿人口并不困难,除了‘自然死亡’消户外,还能通过各种手段与官吏配合,将析出的人口渐渐补充回来。
如张三被官府查出,其家主可以疏通关系,让官府出具死亡证明,张三秽土重生,消失在案牍记录上。亦或是隐藏不报奴生子,人口增减下,大户重新隐匿人口。
农业社会的人口注定不可能被查得清清楚楚,人口想要不被隐匿,实际上要看基层官吏。
刘备喝着温水,问道:“丞相欲意何为?”
诸葛亮沉吟少许,拱手说道:“明岁,亮欲广派官吏下州郡,令州郡出督邮至县乡,核查是否有官吏违纪渎职,以为肃清吏治。”
国家与公司有类似之处,常会在年终做报告,为明年的工作而规划。
如州郡的上计则可视为州郡向中央的年终总结,中央根据上计内容,从而为州郡长官打分。
至于次年的工作任务,州郡除了几项基本标准外,还要负责中央制定的特殊任务。
其中督邮者,为郡监督县的吏曹,负责审查县级官吏是否有为非作歹,继而上报至州郡。
年轻时,刘备为安喜县都尉。其之所以鞭打督邮,非是督邮向他索贿,而是刘备因冀州与中枢争斗问题,加之自己无门无路,缺乏家庭背景,则早在官府的开除名单上。
彼时刘备得知此事,希望求见督邮,为自己辩解,然而督邮据不见面。刘备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