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季汉大司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8节(第4/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宗族戚党之嫌,但异域之人,欲治当地之难,多有不便。今之形势,当以安天下为主,而治天下为次,为免频生动乱,霍督之言,以邵之见当可后行。”

    家乡人任地方官吏,可以土官称之,外任则可以流官称之。

    东汉时期,郡守为治郡县,左右掾属无不任命本郡士人出任。唯一例外之事,则就是三辅地区,京兆人可任扶风掾属。欲用他郡人,甚至还要向上级打报告。

    孙邵作为尚书令,看得更远,收郡的辟除之权,改由尚书台任命。实际上是将土官进行流官化,本郡士人大概率不会留在本地当官。

    一旦流官化,虽能避免徇私舞弊,官吏与大族互相勾结。但地方上积时已久的难政,流官们则难以解决。且因流官非本地人,非常容易剥削地方,而不会因家乡之故,而有所顾忌。

    当然孙邵点出了今下的形势,南汉当下是安天下为主,治天下在后,当下不应该有大变动,以免多生乱事。

    “乡官虽有弊政,但流官岂无弊政。”马良蹙眉说道。

    听着以上言语,霍峻沉默下来。他之所以提出收郡县辟权,多是为大汉而考虑。却没想到一提出,就遭到不少人的反对。

    就在众人互相讨论时,刘备从外而入堂。

    坐在榻上,刘备看向马良,问道:“诸君今下商讨何事?”

    “禀陛下!”

    马良朝着刘备拱手,说道:“霍督以为不如借肃清郡吏事,收君县辟除权,将郡吏委任移至尚书台。诸卿以为不可……”

    马良虽是不认同废郡辟除权,但出于公事公办的态度,依旧是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

    听着来龙去脉,刘备捋着胡须,微叹了声,说道:“世祖皇帝以为地方之所以乱,多在兵权归属太守。然朕经历乱世,如实而言,如收郡辟除之权,则如断士子出仕当地之途,而贤士能者多归京师。”

    “诸君所言不无道理,今安天下为主,而后以治天下为次。但朕以为安、治未必不可

-->>(第4/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