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有诡谲,帝大怒,暂废修志,历数年,令陈寿重修之。”
《河阳国志·魏中主志》:“昔丕薨时,其臣冠以‘徽’谥,旧修者昭,私冠以‘明’谥。论曰,丕性擅专,好内怠政,宠倖父妃,近重奸邪,杀贤远能,劳师乱军,几坏国事。故逆魏之亡,不亡于叡,而亡于丕。而昭私以明谥之,然察其事迹,不谓‘炀’而谓‘明’乎?
第623章 江陵县公
武汉,黄鹄台。
台阁间,刘禅负手背腰而行,左右近侍跟随。
眺望江畔被夕阳所染的景色,刘禅感叹说道:“登黄鹄台而望夕阳之江景,江水东流,千舟万帆,是谓人生之一绝。”
说着,刘禅抚摸受潮的木栏,无奈说道:“武汉虽处大汉通衢之地,寻常商贾云集,但一旦雨大风急,易受山水所侵,甚是惜哉!”
在三峡大坝未修筑的三国时期,长江下游一直容易被洪水淹没,故而为了防止被河水淹没,很少有将城池直接建在长江边上,更多是建在大河湖泊的支流河道上。
在南汉决定在武汉建都后,实际上武汉新城选址已经尽量避开易受长江淹没的地带。然即便如此,一旦遇见长江发大水,武汉必定会影响,仅是说影响大小问题。
霍峻水淹寿春时,武汉被暴涨的长江所波及。所幸江水未暴涨太多,仅是影响到低洼地带,有十几名百姓失踪,上千名百姓财产受损。
“陛下,昔先帝为御吴楚,行君上守国门之策。今国事安定,寿春不日可下,武汉常年易受洪涝所害,陛下或可考虑东迁秣陵为都。”顾徽拱着手劝道。
顾徽,字子通。荆州刺史顾雍之从弟,少有才名,善口舌之辩。被举选孝廉,考课为郎中,在刘禅身侧奔走。
“东迁秣陵?”
刘禅念叨了下,转而陷入沉思当中。
见刘禅沉默不语,顾悌继续说道:“秣陵北依覆舟山,东凭钟山,西临石头。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古来天子之气至东南,而形
-->>(第6/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