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曹魏这些外围据点被突破,进入中原的道路被打通,抓住曹魏虚弱的机会,直接打穿河南,进而渡河灭魏。
费观甚是赞同,拱手说道:“江陵公之谋略,非观所能比。今听公战略决战之语,观焕然开朗,心中再无疑问!”
“哈哈!”
张飞拍腿而笑,说道:“俺无异议,如仲邈、孔明之语,如能成功,则能一举灭魏。如不能成功,大不了之后继续北伐。俺随先帝颠沛流离,从涿郡到下邳,再从下邳到南阳,不知何谓不可成之事。”
“张将军之语虽糙,但却合当下之形势。一伐不成,二伐便是!”诸葛亮抚扇而笑,说道。
李严捋着胡须,说道:“如举国北伐,军粮越千里供给大军,所需百姓不下二三十万。如此调度兵民,中枢当与各州刺史相互协调,相互调配,全力支援北伐方可。若粮运不到淮北,我军唯有撤军。”
“粮草补给虽难,但并非无法解决。当下最艰难之事,在于统兵诸将身上,如何用兵,如何能击溃魏卒,夺取河南,当为关键之事!”潘浚说道。
“兵分三部,一兵出江汉,一兵出江淮,一兵出汉中。”霍峻说道:“江淮之兵由孤统率,江汉之兵可授葛相,巴蜀之事可交予陆骠骑!”
迟疑少许,霍峻说道:“可遣使至河套,邀轲比能统鲜卑之众南下,以牵制河北魏兵。”
与鲜卑联合,初由诸葛亮、刘禅提出,而后由霍峻同意。在霍峻眼里,鲜卑劫掠河北的事实不会因南汉同意与否而改变,不如灵活变通些,与鲜卑合作,先灭了曹魏,而后再着手解决鲜卑问题。
汉唐开国哪个不被游牧民族困扰,最终不都被他们解决。关西羌胡化,河套被鲜卑所占据,这注定是南汉之后要解决的问题。当下分清主次点矛盾,先解决主要矛盾,而后再解决次要矛盾。
“统兵之事,诸公无需多忧!”
诸葛亮抚扇而吟,说道:“当下亮忧虑之事,在于中原之山水。夏季
-->>(第4/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