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季汉大司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1节(第4/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司马、骠骑将军二人,仅前将军张郃。君不举张郃,莫非举夏侯楙乎?”

    “诸葛亮初出茅庐,今合司马懿、张郃二人之力,尚不能败之,与君有何关系?”

    盛赞谋士之语,常为算无遗策,但是天下哪里算无遗策的谋士?

    强如张良,刘邦遇彭城之败、被围荥阳时,他在干什么?

    孙权深知史家在传记中常会为传主美化,既然张良做不到算无遗策,那么刘邦为何没有去怪谋士张良?

    因为刘邦深知谋士就是提出建议,需要由君主直接采用计策。若君主用策失误,自然是自己的问题。反之,为了聚拢人心,谋士献策成功,应当不提自己功绩,当着众人的面去夸耀他。

    如今在孙权眼里,曹叡当下怪刘晔献策出错,在根本上就有问题。刘晔仅是谋士,其非统帅更非君主。君主、统帅的责任在于采纳建议,以及选人去执行。岂会自己抉择出错,而后去怪谋士无能?

    用张郃出错,或是说强行让司马懿出击的锅,需要曹叡自己背,而不是去扔给属下。

    今有了孙权安慰,刘晔心里勉强好了些许,说道:“今陛下不信我,唯车骑将军信晔。晔当好生为君献策,以退汉贼军兵马。”

    孙权拍了拍刘晔的肩膀,说道:“子扬信权,权自不负君也!”

    说着,孙权看了眼手中锦囊,说道:“太妃少有托人寄信与我,此次托荀俣送信,料来朝中多有动荡!”

    带着忧虑的心情,孙权打开锦囊。只见孙璎在信中说,因张郃兵败之故,司马懿已全权执掌荆宛兵马。

    且吴质借张郃一事发挥,向曹叡上奏,表示张郃无法支援齐鲁,孙权击败霍峻的方案已是无法成功,当下为求保险不如换上他将,以确保齐鲁不会被霍峻夺取。

    在吴质的奏疏下,曹叡略有意动。幸曹叡因担忧临阵换将,对战事不利,并且孙权至今未有过失,曹叡放弃了换将这一念头。

    看着书信中的论述,孙权脸色沉了下来,

-->>(第4/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