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季汉大司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4节(第3/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业化,专门用于航行三门峡河段,这将极大减少船只沉没风险,减少漕粮的损耗。

    听着霍峻讲述新漕法,曹魏旧官瞬间明白其中的利害之处,培训专门漕吏运粮,将会因长期工作的专业性,从而保证漕运的通畅,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更别说专门设计贴合河道水情的船只了,论造船技术之发达,船匠之专业性,南汉居当今世界之首,设计符合河道的漕船不成问题。

    鲁芝、颜斐、长孙杨等魏人旧官,互相对视几眼,脸上不得不露出敬服神情。

    魏亡的不冤啊!

    困扰关中与关东、江淮的漕运问题,在霍相国手里竟这般轻易解决,难怪陛下在诏书里言,盛赞霍相国文武并济世无双。今仗不仅打得猛,治政水平也是一流水平!

    实际上,霍峻所提出分段转运的漕运法,不得不说是漕运史上的创新点。

    因为在唐中期之间,汉唐因关东水情不同,一直未采用专船专运,导致漕运损耗不小,以至于唐皇室经常要到洛阳就食。

    直到裴耀卿、刘晏二人上任,经二人推广新漕法,采用专船、专运,无斗米因水事而沉覆。加上其他的政策配合,关中粮草得以大规模囤积,这让唐皇室不再需要前往洛阳就食。

    北宋延续旧策,在与西夏连续上百年的战争中,关中从未出现缺粮问题。

    今霍峻所欲推行的分段漕运,足以让南汉未来很长时间内,不会因关中凋敝,京师缺粮,又不得不返回洛阳就食的尴尬性问题。

    司马芝拱手而拜,问道:“新漕法虽好,但欲造专船,还需从吴楚抽调船匠北上造船。”

    “善!”

    霍峻思考片刻,说道:“彭城、江都、河阴需要大仓,各水需有舟舸。令扬州船匠造千艘河船,汴、淮、江三水,因需造水船,以便漕运。”

    说着,霍峻看向尚书仆射蒋琬,问道:“孤欲为国置转运使,负责四水漕运转运,不知公琰可有举荐人选?”

    蒋琬

-->>(第3/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