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季汉大司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9节(第3/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诸葛亮考虑少许,说道:“虽可世袭罔替,但食邑不得超过九千户。”

    如何理解九千户上限呢?

    即九千户之下,美阳县赋税交于曹叡;如若超过九千户,多出来的赋税需交于朝廷。

    这种世袭罔替的县公爵位,与霍峻所领的郡公爵位不同。

    霍峻所领的襄阳郡,其全郡收入交于霍峻。日后襄阳郡户数不论怎么增加,其所产出的赋税收入都属于霍氏,具备成长属性。

    至于为何有区别,主要为了突出县公与郡公的区别,不单单是额定食邑的增加,更多是身份的变化。

    陈群拱手而拜,说道:“赐姓为刘之事,群需回禀我主。今某别无他求,唯望葛相能善待我魏人。”

    “这是自然!”

    诸葛亮吩咐左右,笑道:“亮已命左右设宴,二君可留下暂饮几杯再走。”

    “诺!”

    第741章 魏亡

    陈群、卫臻在汉营停留一日,带着诸葛亮开出的条件回到邺城。

    得知自己需改刘姓,才能批准归降大汉,曹叡暴怒不已,拒不接受。但在陈群、卫臻、刘放等人苦口婆心的劝谏下,碍于汉军不断逼近邺城的情况,曹叡不得不答应诸葛亮的条件。

    六月二十七日,曹叡向城中群臣,颁布投降大汉的诏令。令官吏整理国内户籍、库中钱粮、在册兵吏、州郡乡亭、矿产水利、交通舆图等文书,以便在出降当日交于汉官,表明曹魏真心实意归降。

    在曹叡颁布投降诏书的当日,国中诸臣情绪复杂。吴质因悲愤交加,病死在府上;许褚因国亡而悲,号泣呕血;辛毗忧愁交加,不知前途;陈群奋笔疾书,准备为汉朝发光发热。

    与此同时,诸葛亮收到曹叡归降的谢恩书信,便知大事已定,遂让刘禅从河内北上,负责接受曹魏归降事宜。

    六月末,刘禅、诸葛亮率南汉大军至邺城,曹叡遣使出粮奉酒,双方约定归降日期,以及出降流程。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