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走狗自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章(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择相信谢霖,有人去旁敲侧击地问过这位大学士,为什么要在风口浪尖和谢霖走这么近,难道真的一面便能看透一个人?陈定和摇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谢霖其他的品行,只晓得一点:

    “知耻而已。”

    他相信谢霖明廉耻,于是在那段最苦的日子里一直支持谢霖,即使谢霖真的违背师生道义嫁入王府,他也没有多问,而是选择完全的相信和尊重。

    那是谢霖最痛苦的时光,原本傲骨被众生及爱人磋磨,过往一切撕裂重组,只有陈定和一直沉默又坚定地始终如一。

    这样的信任,他往后再也没有过。

    舆论爆发后谢霖辞离弘文馆,被陈定和接入翰林院,两人以友人相处,其实从师徒之实,如今自己一身本领,大半都是出自陈老先生。

    只是刚极易折,强极则辱,崇明帝二十五年,陈定和任主考官,放榜春闱,选进士四十七人,皆来自南方。榜面一出,北方举人哗然,联名上书,大量北人聚集京城,一时之间社会动荡,情景危急。崇明帝大怒,重审主考官。谢霖也相信陈定和,既然身正不怕影子斜,不如直接将全部试卷重新封订,二次批阅。陈定和听了他的建议,上书自白,为己陈情,解释缘由,提议重约。

    自白主要三点:一,北方举人告他偏私南人,可他身出江北,无心偏私。

    二,试卷评定结果由三位考官共同审定,非他一人之力可以左右。

    三,榜面若故意全定南人,自然会引起如今局面,他怎么会想不到。

    条条有理,陈老心念众生,还解释了北方举人落榜的理由,一是一直以来北方民生便不足南方,往年南北进士比例也不公平,二是北方连年大旱,几乎颗粒无收,自然会有所影响。

    篇末提了重阅试卷,一书言辞恳切,有理有据。

    可据人来报,当时皇帝脸色越看越差,只是隐而不发,但也同意了重阅的法子。

    很快到了重审试卷的时候,陈定和相信自己的判卷结果,试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