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帝国之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5章 圈套(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兵分两路,步兵一路冲进仓库深处,搜寻是否有隐藏的苏军溃兵。工兵们则忙着在堆积如山的军火中安置炸药和导火索。

    匆匆在军火库内转了一圈后,默克上尉走出军火库,一边让部下在军火库附近构筑工事,一边走上丘陵顶端。

    向唯一一条通向丘陵的道路望去,远处似乎隐隐有几个狼狈逃窜的苏联士兵。路中间还停着几辆被击毁的卡车。

    按着望远镜,仔细地扫视丘陵四周一圈,默克上尉没有发现有大批苏军的踪迹,脚下的军火库似乎很安全。

    既然军火库暂时不会受到苏军的威胁,自己应该没有必要炸掉这个军火库,这么一个庞大的军火库,堆积如山的弹药,数不清的军服、油料和食品,全部炸掉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默克上尉出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的1919年,他的幼年和童年恰好处于德国人名生活最艰难的年代。剧额的战争赔款需要偿还,食物紧缺,大量的失业。

    直到1933年,希特勒领导的国社党上台,德国的经济危机才得到缓解。

    成长的过程中,默克上尉总是听父母讲起自己童年和幼年时期,家中生活的艰难,久而久之,默克上尉在父母的熏陶下,养成一个坚定的信念。勤俭持家是种美德。

    在勤俭持家这种信念的驱使下,默克上尉左思右想,无论如何都认为,按照上级的命令。炸掉脚下的军火库不符合他一贯的生活作风,也与他从小受到的教育互相抵触。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默克上尉招来通讯员,将一封电报交到他的手上。

    很快,一封电报被送到迪特里希上校手中。

    没有做太多犹豫,迪特里希上校便接受了默克上尉的建议。将炸毁军火库的认为改为保护军火库。

    迪特里希上校也经历过一战之后,德国人生活最艰难的那个时代,同样养成了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生活习惯。

    默克上尉的建议自然而然地引起他的共鸣,并得到他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