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的期盼中,一九四二年的八月一日终于到来。
几乎是刚刚开门,美国各大城市的大型书店门前已经排起长龙,抢购吊足了他们胃口的拉贝日记。
作为出版商的兰登书屋,更是接到一批特殊顾客的订单,是来自美国各州的图书馆,无论是私人的还是公立的,包括数以千计的学校图书馆在内,同时踏着追寻政治正确的脚步,采购拉贝日记充实自己的书架。
英国的大城市,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同样出现了拉贝日记的采购热潮。
八月二日,英联邦和美国各大报纸上,纷纷发布评论员文章,操刀者无不是美英两国知名作家,编辑和评论员。
通过无线电,德国驻英美两国大使馆,纷纷将拉贝日记的热销情况转发到德国本土。
柏林,陈道和戈林坐在戈林书房的沙发上,整理大使馆反馈回来的情报。
“这都是名人啊,美国人看来是花了大力气,唯恐我们的压力不够大,竟然连玛格丽特米切尔都请出来了给纽约时报做评论员。”
“这个女人是谁很有名吗”戈林问道。
陈道白了戈林一眼,毫不掩饰眼中的鄙视。
“没文化,真可怕。看过乱世佳人没有玛格丽特米切尔是小说的作者,她本人曾经是一名记者。”
戈林翻翻眼睛,虚心地接受陈道的批评。
没过几分钟,陈道再次发出惊呼。
“海明威,海明威竟然也出手了,在洛杉矶日报上发布文章,痛斥日本人的野兽行径,并声称要报名参军,把日本人全部干掉。”
陈道惊呼完,抬头看向戈林。
“你不会连海明威是谁都不知道吧”
“怎么可能,我当然知道海明威是谁。”戈林辩解道。
“你们为什么会提起海明威你们难道要在文学界发展”一个声音传进两人的耳朵。
“你终于来了,我们等你很久了。”陈道和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