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帝国之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2章 公私兼顾的北线之旅(第3/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拉脱维亚,更不是斯大林的拉脱维亚,在这里,我首先要祝贺在座的拉脱维亚人,你们经过不懈的奋斗,付出可歌可泣的牺牲后,终于迎来了自由,迎来了祖国的独立。”

    听话听音,乌尔马尼斯等拉脱维亚高官们听出陈道的言外之意,陈道这是在为德国与拉脱维亚之间的关系定基调,德国不会像苏联那样吞并波罗的海三国。

    他们最担心的是前门赶走一只北极熊,后门闯进来一只同样吃人的汉斯狮。

    还要代表元首,欢迎拉脱维亚加入轴心国这个大家庭。你们放心,作为盟友,作为兄弟,德国有义务帮助你们抚平战争带来的创伤,有义务协助你们重新恢复生产。很快,波罗的海生产建设兵团即将成立,在党卫军的协助下,在战争中遭受苦难的拉脱维亚人民,将重新过上和平、富足、欢乐的生活。”

    轴心国集团准许波罗的海三国复国,并成立自治政府,条件是三国必须加入轴心国集团。而作为东征苏联的主力,德国的附带条件是,要在波罗的海三国成立一个名为波罗的海生产建设兵团的组织。

    作为党卫军建设发展的总顾问,陈道一手为党卫军定下“三个代表”的最高指导思想,同时还将党卫军打造成德国的统战部。

    德国与波罗的海三国在战火中建立的血盟关系,造就了一大批亲德人士。

    陈道经过调查,波罗的海三国国内,有着大量的德裔居民,就以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港为例,港口内的七十多万市民中,德裔多达百分之四十,正是搞统战的好时机。

    而按照编制,党卫军只有十二个野战师的编制,为了打破编制数量不足的束缚,波罗的海生产建设兵团应运而生。

    波罗的海生产建设兵团下辖三个师,由党卫军派遣军官团奔赴波罗的海三国筹建,兵团绝大部分兵员从波罗的海三国的志愿者中征召。

    生产建设兵团属于半军半民的民兵师,闲时搞生产,战时负责剿灭波罗的海三国内苏军的散兵游勇,保护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后勤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