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银轮碾压下的斐济群岛(一)(第3/4页)
登陆艇往返于海滩与后方的运输船上,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将三个大队和一个工兵大队送上海滩。
东面的瓦努阿岛上,登陆的同样是三个步兵大队和一个工兵大队。
维提岛上,登陆场附近的村庄中,日军士兵除了引起一阵鸡飞狗跳的躁动外,举止还算文明。
登陆场的东部海滩,一座印度教神庙中,日军找到了几个会说英语的婆罗门,也找到了他们最需要的带路党。
斐济群岛是英国殖民地,上面的居民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当地土著,另一部分是来自英国的殖民者,第三部分,是英国人从印度掳掠来的印度劳工。
印度劳工们并没有因为远离印度而放弃最原始的宗教信仰,并坚信印度才是他们的故乡。
通过电台广播,印度劳工的后裔们被日本政府宣传的“大东亚共荣”口号所欺骗,认为日本并不像英国人宣传的那么面目可憎。
因为《拉贝日记》引发了德国以及轴心国集团的宣战事件,日本政府吸取了教训,严令海外各地的占领军要做文明人,对占领区进行文明占领。
先是被日军电台的宣传所欺骗,又被登陆日军表面文明的假象所迷惑,神庙里的婆罗门们与登陆日军一拍即合。
登陆日军与婆罗门们交流时,运输船上送来了他们的秘密武器,物美价廉的银轮战车,又名自行车。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攻打马来半岛之战时,5万余人的进攻部队却带了高达12000余辆的自行车!
利用这些自行车,日军在马来半岛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在崎岖复杂的丛林地形大胆穿插,迅速打乱了敌军的防御部署。
由于这些自行车的轮子都镀有银色涂层,马来半岛战后,日军骄傲的称这些部队为“银轮部队“。
两个大队的步兵,摇身一变成为“全自动”的银轮部队,蹬着自行车,跟在豆战车后面,在带路党的引领下,迅速向维提岛东南角港口重镇苏瓦疾驰。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