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我们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王稼祥有点无力地说道:“可人家有人支持,我们几个人想做点什么事真难……”
……
身在马头岭的郭拙诚可不知道有这么多大佬的目光在注视他,他写那有关毛-主席的战略战术,不是拍毛-主席的马屁,而是有感而发,也是他知道中央马上就要召开黎平会议,讨论中央红-军今后的进军路线,他想为毛-主席的正确主张上再添上一个砝码。
历史上这次会议争吵很厉害,对是否改变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两方面的人都争论不休,最后还是周煾来坚决支持毛-主席冒着巨大风险提出的建议,这才让红军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郭拙诚知道历史走向,与他加不加砝码没有多大关系,但他还是忍不住这么做,也许这样的话就更能让大佬们早一点结束争吵、早一点下定决心,也就能更多地减少红-军的损失。
现在的每一秒都是宝贵的,都关系到很多战士的姓命。
郭拙诚自认为既然穿越来到这个时代,就应该思考如何更多地保护红-军战士,给中国多留一些宝贵的种子。红-军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英,是推动中国发展最强大的动力。每挽救一个战士,中国的命运就会多一份希望,将来对曰本侵略者就多一份力量。
按照历史,中央红-军从八万多人锐减到三万人,损失了一半以上,实在让郭拙诚感到心痛。如果能救出一万甚至几千哪怕几百名战士也是一件大好事。
他有这个自信,也完成存在这个可能。
他手下的这些红-军战士在历史上都已经牺牲,现在不是活得很好吗?现在不都依然是精锐战士吗?
即使是红八军团那个只有花架子、没有战斗力的部队,里面的红-军战士经过血的洗礼后,一样会在将来变得英勇顽强,一样可以变成强军、铁军,更必说红三十四师这种本来就是铁军的部队了。
得到他们,郭拙诚将来就能在抗曰战场上尽情地驰骋,可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