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4章 地为弃地,而国谁与共守(第2/8页)
无守备。”谢峰叹息。九年前,吟儿给这个沉默寡言的十当家起了个外号叫“不言谢”,他如今看到这些颠沛流离也禁不住心中愤慨。
“是啊。两淮一旦被金军入侵,仅仅是楚州、盱眙、安丰、庐州等郡县,可能就有二三十万户人家,慌乱逃奔、渡江求活。”林阡说,这些民众是他要见叶适的最大缘由:宋军在抵抗金军的同时一个最艰巨的任务就是确保民众性命无虞,然而,民众理应还要有人在长江南岸收容、安抚。
步步靠近北岸,淮民正比平时稍微有序地渡江,见状林阡等人都觉心安。林阡心忖,会面之处在这里,说明叶适和他想得一样。又想,只要官军义军一心一念,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关。
远远便看到叶文暄长身鹤立,在一干官将里显得卓尔不群。今年三月林阡和他稻香村一别,后来只在掀天匿地阵中神交,至今已有七个多月没见,期间林阡辗转了大半个金国,叶文暄也同样参与了开禧北伐。
然而,叶文暄却在宿州之战目睹了当地官军对义军首领南龙的妒恨射杀,没制止得了郭氏军阀的刚愎自用、断送战机、任由他们为求自保出卖了前去救他们命的副将田俊迈……险些对“聚合官军和义军”这一任务失去信心的他,所幸后来在灵壁遇到了毕再遇,终于拨云见日、重整旗鼓,那一战,他协助毕再遇成功击退了金军,也促成了官军义军的一体。
从那一战开始,叶文暄夫妇便一直奔走于两淮,致力于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的共融。成效显著。不得不说两淮地区的官军虽然也有混吃等死的,但对义军的态度从来都是欢迎、热情、甚至听令,东线的官军义军关系从一开始就不像西线那般波云诡谲、中线那般陌生隔阂。
“盟王,盟主……”身材高挑的冷飘零,也和叶文暄一样令人很好辨认,她不经意间一回头,恰好看到林阡吟儿一行三人,当即就飞身下船来迎他们。
叶文暄一喜转头,虽然没离开他身旁老者,一颗心也眼看着是飞过来了。船头老者本来还在说话,叶文暄
-->>(第2/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