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音阶狂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一六五章 破烂儿(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定也会在无形中得到提升,我想这是我民乐最大的机遇。十二年前,中央民族乐团……”

    在坐的中央民族乐团的一级演奏真是被齐团长说得热泪盈眶,不得不发表感叹了,老一辈是真不容易啊,现在可就好太多了。

    齐团长又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的情感和态度也会发生必然的转变,三零六在高校里多少次地感受过学生们对民乐充满自信的喜爱,那是有基础有底气的喜爱,不光是情怀和民族感情。

    所以在这样的机遇下,民乐人应该在艺术培养和推广上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呢?真是好大个课题,齐清诺就抛砖引玉吧……

    杨景行也发表下看法,在网络这一块他做过一点统计和研究,就发现网民对民乐的接受能力是非常强的,而且和流行音乐有完全不同的数据表现。比如同样一首歌曲,编曲有民乐元素的版本会更为受欢迎,播放量甚至数倍于电音编曲……

    五十多岁的音乐学者也豪情壮志,提出民乐就应该全方位主动出击,就应该放下架子到基层去,有句话说得有道理,真正自信的人是不会端架子的……

    一群专家把休息时间都不要了,一直热烈研讨到十一点,接着继续下一场。不过下一场的民乐乐种组合的研讨氛围就被前一场比下去了,因为带头人没齐清诺那么开朗自信吧,好在氛围也不太影响出成果。

    中午十二点过,研讨结束,专家们是既满足又疲累,相约着午饭好好聊一聊总结一下,甚至要规划一下未来的互相帮助合作。

    杨主任又开溜了,赶去检查做完后期的快闪成片并结账,然后再把片子送回学校,让龚晓玲先一饱眼福。龚晓玲好像始终是站在学生角度的,连这种东西她也给大拇指,年轻人可以有年轻人自己的玩法,没必要老盯着高雅什么的。

    下午那场研讨会的出席名单上没有杨主任,于是杨景行就赶着去峨洋了。

    王蕊打电话,懊悔自己信错了人:“……没请你你就不来?还用请吗?不能自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