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音阶狂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二五四章 义务和责任(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架,简单说就是形式上并没再怎么创新,只是内容表象显得挺新鲜,似乎有很多独特的素材,然后还有一个被不少现代作曲家不屑的特点,好听。

    十几分钟的曲子在民族管弦乐中也算长了,难得的是民族乐团似乎还在花精力,今天的表现不光是在一年前的基础上细节进步,情感表现的方向上也有所调整,看来前辈们之前也不是跟作曲家吹牛的。

    观众席上都挺认真的,艺术中心总裁带头聚精会神,在曲子完了之后才鼓掌赞叹真好啊,跟杨景行说起他听齐团长的作品也有这种特别感受。

    陆白永带领乐团跟观众致意,幕布开始落下,主持人上台串场,大肆赞美《文墨》,引出下一首作品《星辰》,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首浩瀚博大而有充满了闪光的作品。

    《星辰》的总谱很多人都看过了,都是交口称赞的,包括贺宏垂龚晓玲,都认为彭一伟创作到这种程度实属不易更令人惊喜。虽然作《星辰》中有些技术手段是脱胎于杨景行第一交响曲或者钢协协奏曲的创新手法,但是彭一伟用得恰到好处而且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某种程度上借鉴的创新比凭空创新还更难一些,也往往达到更好的效果。

    杨景行跟何沛媛分析的时候也是认为《星辰》在立意上就是高于《文墨》的,这件作品分上下两篇,应该都是十分钟左右的长度,上篇尤其精彩,虽然在下篇的创作中彭一伟可能遇到了一些难处导致没有很好地把整首作品的立意充分发挥出来,但是《星辰》不会被《文墨》比得多么不堪,除了《星辰》的悦耳程度可能稍差一点,整体而言两首作品的艺术价值应该说旗鼓相当。

    主持人口若悬河争取到了三四五分时间,后面动作也蛮快,幕布再拉开的时候,差不多两管编制的浦海爱乐乐团已经就位了。

    大家再欢迎连立新亮相,连立新比陆白永年轻,还是留洋多年归来,风度也很不一样。

    如果非要比较,浦海爱乐的整体职业素养似乎比民族乐团要高一些,或者说艺术风气更好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