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
杨景行读下一条:“期待很久的,久到已经让人差不多忘记的轰动,当它突然出现,以我没有想象过的形态出现。”
何沛媛简直怀疑:“就这样?什么跟什么嘛?你翻译的什么?”
杨景行给自己贴金:“艾门德考金的,明天应该有他专栏看。”
何沛媛还是关心的:“他去了?那你没说。托马西尼有没有?”
杨景行找一下:“没看见,他应该没社交账号。”
何沛媛再问:“戴维斯呢?”
“也没有……”杨景行还是惊喜:“这有段吹的,耶罗米尔在下半场说音乐会让人害怕,我懂他的意思,我听海菲兹也会被他以最轻松的姿态完成最难的技巧而折磨,我很骄傲地这么说,我想指挥家也是。布朗斯坦说的。”
“他?”何沛媛很不放在眼里:“小提琴家懂什么?那么年轻一点都不权威,而且也不算吹。”
杨景行哈哈乐:“媛媛还有个优点,谦虚。”
“少来。”比气愤更明显的笑,何沛媛又趾高气昂:“继续!”
杨景行都不好意思了:“又是个关系户,纽爱的长笛演奏……”
其实根本不算是乐评,除了吹牛也没什么实际内容,而且何沛媛也看出来了,秦老师他当然多少会给杨主任留个面子,难听的真话肯定不会收集的。
对于不用翻译的那些内容,何沛媛还是保留了基本的尊重和信任,但是也觉得跟男朋友没啥关系,那些华人肯定是因为《我的祖国》才热泪滚滚才骄傲自豪。
什么什么?有超过六分钟的掌声?观众还一次又一次向作曲家致敬?何沛媛对这位吹牛的同胞演奏家也失望了,不对,肯定是杨景行在借别人的名誉说谎:“……你保存好,拿回来给我看我就信你!”
杨景行好笑:“不用,明天你就看得到报道,今晚上。”
“好!”何沛媛对自己的判断非常有信心:“没有怎么办?”
-->>(第6/10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