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音阶狂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六十八章 秘籍(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等齐清诺和杨景行两人坐在自己跟前后,丁桑鹏继续讲解:“里面东西,我都做了编号,你们可以从这里面对应……把那个绿色的本子拿出来,下面。”

    齐清诺和杨景行一起小心翼翼地动手,拿出一个硬硬塑料封面的笔记本,看塑料壳和图案,近似古董。

    陆白永说话了:“这是六七十年代的东西,你们没见过吧?”

    文付江感叹:“太让人怀旧了,齐团长,你们要好好珍惜。”

    齐清诺说:“我见过,我们家有这种。”

    丁桑鹏不关心这些,翻开本子:“这是我开始创作第四交响曲的时候,我太太卖给我的,那时候她身体就不好了……看,一九七三年,那时候你们都还是孩子。”

    文付江和陆白永都笑,似乎有些孩子气,别且忆苦思甜了。

    第四交响曲,是丁桑鹏的最后一首交响作品,并没流传开。

    杨景行和齐清诺一起那扉页,漂亮隽秀的字体从上到下写着:衷心祝愿你,用才情、智慧、毅力,为革命音乐事业再做贡献。妻:文慧珍。一九七三年腊月初三。

    陪着丁桑鹏看了一会后,齐清诺说:“这一页就够我们学习到老了。”

    杨景行点头附和。

    丁桑鹏说:“这些里面,我都只记叙工作学习,和个人生活分开……虽然是分不开的。”

    齐清诺和杨景行很有默契地起身,一左一右站在了丁桑鹏两边,看着老人翻开下一页。

    从这一页来看,丁桑鹏其实是很有条理很严谨的,他首先记录了作品的创作背景,有时代真挚背景,个人生活背景,而且显得比较隐私化。

    丁桑鹏说:“这些内容,现在并没什么,以后有兴趣就看吧。”然后就翻开下一页。

    这就开始做正事了,丁桑鹏解释:“那怕是一个动机,也要反复推敲……”

    接下来就是丁桑鹏教杨景行和齐清诺怎么看他的工作笔记,其他人几乎被凉在一边,不过还好这个过程只持续了十来分钟。

    丁桑鹏合上本子后对杨景行说:“带回去,有时间就看看。”

    杨景行双手接过本子,很诚恳:“谢谢您,我们不会让您失望。”

    文付江就出面了,为杨景行和三零六感谢丁桑鹏,并看起来很诚恳甚至动容地高度赞扬老艺术的伟大情怀。

    接下来就没什么新鲜内容了,老中青三代一片其乐融融地聊天,丁桑鹏也没再给年轻人过多压力,而且看样子他也挺喜欢聊天的。

    到了近十二点,丁桑鹏终于说了个坏消息:“我就不留你们吃饭了。”

    大家没失望,都呵呵笑着显得理解,文付江则说今天是专程来请丁老吃饭的。可丁桑鹏又不给面子,尽管大家都说他一点也不老,更不麻烦,可他还是不肯出门。

    陆白永显得了解丁桑鹏,就和文付江商量着是不是告辞了。

    文付江继续讲了一些祝愿的话后才给年轻人机会:“齐团长,你和杨景行也跟丁老说两句吧。”

    齐清诺和杨景行一起感谢加祝愿,而且杨景行还抢了团长的话:“祝您合家欢乐,谢谢你们,其实都是我的长辈。”

    之后,尽管大家一致劝阻,丁桑鹏还是起身把客人们送出家门。

    丁桑鹏的儿子能当杨景行的爷爷了,但他朋友似地跟杨景行说话:“景行,有时间就来看看爸爸,陪他聊聊天。”

    丁桑鹏说:“不用,别浪费时间,你的时间很宝贵。”

    抱着大箱子的杨景行说:“那我就更应该多向您请教学习了。”

    丁桑鹏又点头笑。

    一步三回头地再见着上了车,杨景行假装好学地放下箱子迫不及待地打开,开始一本一本一沓一沓地翻看,齐清诺也能翻,其他女生甚至吴秋宁就只敢旁观。

    司机倒是开玩笑:“什么好东西,这么大一箱?”吴秋宁呵呵:“就对他们是好东西,我们看不懂的。”

    柴丽甜看着杨景行手中的密密麻麻标注修改的谱子手稿感叹:“他们那时候好认真哦。”

    于菲菲说:“这就是武林秘籍,怪叔叔要武功大增了。”

    齐清诺又发现一本有文慧珍笔迹的,给杨景行看:愿你旅途平安,载誉而归,我和文治为你骄傲。一九六五年。

    大家都分享一下,感叹那时候的爱情,这个吴秋宁稍有发言权,说时代不同,什么都不同。

    文付江给齐清诺打来电话,说已经这时候了,是不是回乐团一起把午饭解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