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音阶狂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三十四章 排练(第2/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也不好,要起到好处……”

    “分谱看了没?”杨景行又问乐手们:“说实话,你们觉得还行吗?”

    王宇晨说:“很好啊,我就喜欢旋律好又有技术发挥的。”

    长号男声也说:“反正比交响序曲感觉好。”

    不少人都知道,为主庆日准备的世界首演曲目有相当特别的风格,简单说就是管乐队从头到尾卖力地演奏普通西方听众心目中的东方音乐,小号模仿锁啦什么的,大镲一下一下敲得惊心动魄……有时候简直让人怀疑是进了古时候的迎亲乐队。

    同为艺术,毕加索大师就是靠打破传统美学取得不可思议的成功,这方面,音乐人的先锋意识似乎还落后不少。

    对于也是浦音走出去的作曲家,杨景行挺推崇,说那交响序曲的乐谱自己也看过,手法新结构巧妙自然不用说,层次感和方向感也是挺清晰的,……从技术理论上说,要比自己这个学生高深前卫得多。

    孔晨荷认为不落俗套当然重要,但是好听才是最根本的东西,要不然那么俗套的流行音乐怎么会那么大市场呢。

    这些讨论也没什么意义,还是说说眼前的事情吧,王宇晨建议杨景行给大家说一下作品,杨景行却把这任务推给了魏郡宇。

    魏郡宇就从铜管组入手,像模像样地给乐手们讲解,大家也都认认真真地听。不过也就是预习一下,难以深入。

    第二乐章有几个小节是第一小号当主角,王宇晨积极地现场来了一遍,大家都鼓掌叫好。

    孔晨荷强烈要求杨景行和专业的切磋,专业的听了业余的都纷纷感叹,然后切磋就变成了铜管四重奏,好不喧嚣。

    气愤轻松和谐后,乐手们开始打听学校对杨景行新作品的具体重视程度,也好让他们都有个心理准备和预期。

    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杨景行和魏郡宇配合得不是很好,作曲认为最终得看团队表现,指挥则坚信学校必定给足够机会。

    到了九点多,还是魏郡宇提议以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