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音阶狂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三十三章 学术(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长从休息室鱼贯而出,而且和听众席上纷纷起身的人一起对今天致意学术性的正式鼓掌。

    院校长们依次站到自己的沙发前,没坐下地继续鼓掌,几乎都面带微笑,现场很有仪式感。

    等院校长们都站好位置了,居中的浦音校长杨志信先停止鼓掌,请两边的同行和学校的同事入座。

    大家坐好,也安静了,没坐下的杨志信开始讲话:“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

    老外们纷纷戴上耳机。

    校长再次欢迎客人,尽量简短地介绍了浦音在音乐史上取得的教育成果,并对音乐教育工作者们致以诚挚地敬意,对台下鞠躬。

    大家鼓掌,杨志信再正式地一一介绍自己的同行,让会场鼓掌了十几次后,他自己也终于可以坐下,开始今天的主题,“音乐教育的新方向”。

    这么多院校长都要做学术报告呢,所以杨志信有带头压缩自己报告时长的意思,只讲了十来分钟,不过听上去内容都是很有总结性的精华,所以掌声热烈。

    接着,曼哈顿音乐学院的院长讲话,大部分浦音人又戴上了耳机。

    美国人好像视野没那么开阔,只着眼于一点,就是科技这个东西和音乐的结合,说什么任何行业对先进科技的敏感性和渴求性都是超越音乐的,这是不太好的,他认为算是最传统的音乐人也不应该抵触反感科技……

    浦音钢琴系对客人对科技的推崇也致以热烈掌声。

    接下来是新加坡人,他着眼于音乐的市场化,认为音乐人应该有开拓市场的责任和勇气,而学校当然也需要这样的意识……

    赚钱大家当然都喜欢,继续热烈鼓掌。

    然后桑顿音乐学院的院长似乎是临场发挥,因为他提到了杨景行,翻译显然不知道杨景行是谁,所以耳机里传来的也不是标准发音,不过对讲话中观点的翻译应该偏离不大“教育渴望聪明的天才一样的学生,这是正常现象,特别是在艺术教育中。杨进信的出现激动人心,每个人,奔走相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