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真不是明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1章(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怎么可能。”

    曲渡边坐到椅子上,往后一仰,支起脑袋。

    “虽然我在学堂不学无术,但偶尔也被揪着耳朵听一听的。华大人听没听过前朝的功德碑?可以在县中也立个功德碑,但凡施粥放粮前三十名的富户,都能上功德碑,能够激发一部分人行善的动力。”

    华县令听过功德碑的事,但早就有聪明人用过这招,久而久之,用处就不大了。

    “扁豆居士也跟我分析过,如何在赈灾的时候让富户出力,让我想想怎么说的来着……”

    曲渡边有点懊恼,没把诱导富户出粮的方式写在纸上,现在只能疯狂编故事,往马甲身上推。

    华县令眼睛一亮,耐住性子:“慢慢想,殿下,不着急。”

    他看着皱着眉来回踱步沉思的七皇子,呼吸都停了,生怕一不小心打断七皇子的思路。

    七皇子挠头挠了三五回,才好像终于想起来一样,说:

    “上面是名誉上的利益,算是虚的。后面这条才是跟他们家族挂钩的实际利益,华大人手中想必都有他们的户籍,各家族子弟中,科举考试的定然不在少数。”

    华县令:“是矣。”

    科举考试,每年的考生如过江之鲫,鱼跃龙门的却少之又少。

    “您可以吩咐下去,但凡上了功德碑前三十的,可以在子孙的籍册上加一句‘某年某月,乐安县赈灾功德碑第某名某家’,此于科举有助益。”

    华县令沉思。

    片刻后惊愕。

    百姓是不能随意改动籍册的,但是县令若有缘由,可以稍作改动。

    世人重视宗族,若是籍册上有这样一句加了官印的话,看籍册的人九成都会高看一眼,敬重几分。

    现在出行往来、乃至学子寻找名师,都需要递上籍册。

    打个具体的比方,两学子同时拜师考科举,师父只收一个人,籍册上的这句话就是天然的加分项。

    在籍册上加一句话,依照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