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自称小淑的乐伶,苏进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观其谈吐姿容倒不像是个教坊女伶,而且每回教授新乐章时,她都是问题最多的一个,总觉得……太过大方了。
李师师这时候偏了偏头。把目光望向苏进。那澄清的眼睛里已经在讨问这位邻家哥哥又藏捏着什么。
苏进摸了摸鼻子。
“那个啊……”他想着,从手边把二胡拾到腿上,“叫鸳鸯蝴蝶梦,很俚俗的一首曲子,当做平日亲朋宴飨时的私乐来演奏还是可以的。”
其实他已经忘了这回事了。
……
****************************
****************************
西水门外的金梁南巷上,是少有人际走动的小巷道,因为沿着这条小巷道上的建筑屋瓴并不多,除了被苏家购置的大片土地用作建造书院外。就只有西边废置的小阁楼还有东头的方静因院。
这方静因院原本是一魏姓商人名下的一所书院,只是经营不力。使得这座小私塾早早的就失了生源,所以当时这魏姓商人就决定挂牌一千贯出售书院,可不想许多商贾嫌这地方太冷清,借此不停压价,恼得那魏姓商人干脆把书院捐出去做了庵堂,以他当时的说法是……
一了百了。
后来也不知是否是此番善德感了神灵,这魏姓商人在此后商运亨通,如今生意大到都在潘楼街上盘了酒楼茶馆,也是东城极有脸面的大商贾了。为了表达对神明的感谢,这魏姓商人不仅每年都会给方静因院投大笔的香油,而且还经常翻修屋梁墙体,可谓是这方静因院今生父母,所以这庵堂也一直保留着方静因院的匾名。
有往来的民人路过,多是会指着这方静因院给自家的熊孩子解释,“这以前啊,是个书院,不过现在改了庵堂了,你这小子可别往里头乱跑,那是佛家清静之地,饶了神明安宁……看爹爹回去怎么教训你。”
-->>(第4/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