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
有点头,有颔首,“原来如此,我倒也是不可能有这般玄乎……”
“哈哈~~”、“坊间流言岂可亲信,不过啊……官家这回也真是对那一品斋多有恩宠,当时据说太后是想召那一品斋之子入大晟府,可没想到官家居然是亲书了一匾给他,这里头的意思可就不好捉摸了……”
“那苏姓小子的命倒是不错,就是可惜了他爹,这辈子默默无名,还得靠他子嗣才能得以光大……”
旁边虽是醉酒醺醺,但神识依旧清楚,听闻此话是不断摆手,“这话也不能这么讲,矾楼那晚我也是去了,那苏姓小子本身也有些能耐,那二胡即便不是他所制,但也是他的缘故才被光大,这份功劳可不是你我一句便可抹去,而且看官家的态度……应该也是极为满意,若是今后他能把一品斋的名声继续保持下去,怕是有成近臣的可能。”
“这应该不至于吧,只不过是个商贾罢了……”
……
旁边大多都是在讨论矾楼那晚的事,一品斋、苏进,几乎每三句就能被提及一次,这对于席间的王诜父子来说就不是那么舒服了,脸上的笑意也完全是迎合着旁边的那些王孙贵族。
“爹,怎么办?”这几天宴飨上总是逃不开一品斋这名字,如果换作以前王缙肯定是不予理会的,毕竟撑死了也就是个商贩罢了,能有个什么作为,还不是被他王家一手拿捏的货色,可是……这次他有些警惕了。
徽宗居然赐了御书给那苏家……
旁边的王诜是亲历了矾楼那晚的,对于已故的苏中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似乎跟能揣摩到些,而且看太后对苏家的印象也不差,这就让他敏感了。
王缙见自己这爹不说话,于是压低了声音说,“要不趁他还没完全起来……”他做了个手势。
“不行。”王诜一下就断了王缙的建议,“最起码现在不行……”
“爹你顾虑什么?”王缙不解,“当年那批官员死的死贬的贬,如今朝中还有几个?我们
-->>(第8/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