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头,声音有些哽咽:这个道理我不是不懂,可是她爸爸坚持要离婚,我也没有办法。我也想忍下去的,真的想...
那位母亲叹了口气,拍拍她的肩膀:哎,现在的男人啊...不过既然已经这样了,你更要坚强起来。别让孩子觉得没有依靠。
走在回家路上,林知夏妈妈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心中五味杂陈。在这个小城市里,离婚女人要承受的不仅仅是经济压力,还有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审视和偏见。她必须要振作起来,为了女儿,也为了证明自己能够独自撑起这个家。
而此时,贺妈妈正和几位家长走在一起,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刚才的事情上。
真是可怜那个孩子,她以前还挺乖的。一位母亲摇头感叹,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以后性格能好到哪去?
贺妈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是啊,我看我们家少钦平时和她放学经常一起走,我得提醒他保持距离。不是说歧视什么,就是担心会受到不好的影响。
在这些家长眼中,完整和谐的家庭不仅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阶层标志。她们相信,只有在稳定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才能具备良好的品格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而那些有问题的家庭,注定会培养出有问题的孩子。
这种偏见在小城市的家长圈子里根深蒂固,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不同的家庭划分成三六九等。
为了让贺少钦和林知夏保持距离,贺妈妈开始每天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接他放学。但她又不能直接说明原因——她不知道该如何向一个十一岁的孩子解释什么是离婚,更不知道怎么说清楚为什么要和离异家庭的孩子保持距离。
这些复杂的社会偏见和成人世界的势利,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太过沉重。
一连几周没能和林知夏一起走回家的贺少钦,总觉得生活中少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以前放学路上的那段时光,是他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刻——只有在那条熟悉的小路上,他们才能真正放松地聊天,分享彼此的想法。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