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都是用谷物粉末做的稀浆糊。
粮食的主要成分也是淀粉。
所以这道工艺还可以让‘古画’具有淀粉效应。
3d男人第一张作品是张郑板桥的《影竹图》使用的是自己作出来的古宣纸。
制作古宣纸的时候男人在纸浆里掺进了他从一座公元1700年左右被盗清代古墓周围捡到的腐朽的棺材板碎屑,所以即便测量碳14这仍然是古宣纸;落‘板桥’款;作画时间定在郑板桥30岁左右穷困潦倒的时候,所以尺幅很小,每张不到一方尺。
只有四个册页,还是纸的。
设想的虚拟的场景是诗人将宣纸挂在窗框上观察竹影的状态后,借着月光仔细观看竹子映在纸上的影子。
拿起笔后回忆刚才的婆娑竹影而作。
取‘竹影斑斓,不屈不挠’的意思,故名‘影竹’。
因为是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所以整幅画看起来作画功力浑厚,笔触有力,入纸三分,深浅虚实无不一一到位。
最后加盖‘二十年前旧板桥’的印章后作旧处理。
不过,这只是‘作画’。
只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想卖掉还要另安排一个‘局’。
3d男人又用网上淘到的民国老宣纸用3d打印作了一付邓散木的墨荷。
因为本身已经是旧纸了,不用做旧。
把这四个册页夹在一张网上买来的‘文革’时期的旧报纸里,再用旧报纸把‘墨荷图’包起来。
这两幅画将要互相掩护,互相佐证。
随后,3d男人和若男打了一场激烈的告别炮,离开了依依不舍若男。
走之前若男好像知道要发生什么不测一样,百般留恋,甚至掉下了眼泪。
最后3d男人都有些厌烦了。
“我又不是不回来了。
”他不能受女人的羁绊,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征程。
3d男人带
-->>(第7/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