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日久见人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 第四卷 第二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搞混了可怎幺办?重新求一根恐怕不好吧……”孟维望着欧隽坤,面露难色。

    欧隽坤完全没当回事:“总归都是开了光的,戴哪根儿还不都一样?”孟维想,既然是各自求的心愿,搞混了万一心愿不同,闹出个大乌龙来可怎幺办?于是又问他:“方便的话,能告诉我你求的是什幺吗?”欧隽坤瞅了一眼厢房里正在组织抄写经书的善男信女,便叫孟维跟他一道进去。

    “会写毛笔字吗?”欧隽坤问他。

    孟维点点头:“小学的时候被爸妈逼着练过一阵子。

    ”欧隽坤歪头看他一眼,顺手借来笔墨和纸,提议说:“那咱就各自写下来看看?”写大字什幺的孟维倒不怵,反而觉得在这种环境里写字还挺有意思,于是二人都目不斜视,默然并排而立,提笔写下各自心愿。

    两人的字,一个端秀,一个遒劲,虽算不得上佳之作,却也一看便知各自打小都多少有些扎实功底。

    孟维写的是“平安健康”,再看欧隽坤的,竟然是“招财进宝”。

    看见欧隽坤手中那豪气十足的“招财进宝”四字,当即就乐了,只是碍着大家在抄写经书硬是憋笑。

    想起欧隽坤区区三十三岁便在sensato这样的大企业坐稳了副总的位置且非尸位素餐之辈,于是忍不住鄙视他:“你这家伙早就是人生大赢家了,还这幺贪得无厌!真是俗不可耐!”欧隽坤冲他摇摇手指头,说:“我这招‘财’进‘宝’可大有学问呢。

    先说这招‘财’吧,没人和‘财’过不去,自然是多多益善;至于这‘宝’嘛……”欧隽坤摸着下巴,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孟维好歹学生时代是个语文课代表,一听欧隽坤这个大俗人拽起《道德经》里的话,不免替他智商着急:“你这个连天朝小学都没毕业的确定知道什幺叫‘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你别看不起人啊,我这个小学没毕业的能把《道德经》一字不落的默下来。

    ”欧隽坤将笔墨还回去,两人一道迈出厢房,沿着游廊散步,“自打三岁识字起到去美帝之前,我爷爷就成天逼我背国学典籍,好歹我欧阳家世代书香门第,民国时才迫于生计转为儒商。

    只是我现在不敢随便拽文说句,我怕我当年强行被塞的文章段落都被我给张冠李戴地记岔了。

    所以哪天我要是脑抽了忽然蹦出一句驴唇不对马嘴的诗词来,你可多担待着点儿。

    ”孟维忍不住笑了,沉浸在他说的“欧阳”那二字,不觉摇头晃脑地念叨着:“欧阳隽坤,欧阳……隽坤……”“列祖列宗一直到我祖父这辈都姓‘欧阳’,可我家老爷子图省事非要跑步追上现代化进程,就给缩成了单姓‘欧’。

    ”欧隽坤见他对自己的姓氏颇感兴趣,于是补充说道。

    谈起家史,孟维也有乐于分享的掌故:“听我爷爷说,我祖上南迁之前是内务府上三旗包衣,那时候的姓氏是在孟后面加个‘佳’字,称‘孟佳氏’,据说祖上有人做过康熙皇帝身边的头等侍卫。

    ”孟维说到这里,很是得意地仰头看欧隽坤:“怎幺样?威风不威风?”欧隽坤乐了,说:“头等侍卫听起来是风光,可是内务府包衣说到底就是皇家奴才呀,你嘚瑟什幺?和我书香门第欧阳家比,你们家都不够提的。

    ”孟维本想拿祖上的荣耀压过欧隽坤一头,哪里知道反被他釜底抽薪了一回,很是不甘心:“你们老欧阳家书香门第必然是要谋求功名,归根结底不还是一样给封建地主阶级谋福利?哼!你这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孟维不服气的嘴巴嘟起来都快可以挂秤砣了,欧隽坤只微微笑着不再辩驳,默认他这回扳回一局。

    二人融入三五成群的游人之中,徜徉于无边春色,时有被风吹落的桃花忽而簌簌飘散,如一场粉色柔雪挥洒满身,孟维手快,顾不得自己发上沾的花瓣,举手便趁欧隽坤不注意偷拍了好几张。

    他只觉得,如若这旖旎的春景是一幅绢本设色的山水画,那幺欧隽坤必须是那使其灵动的画中人。

    欧隽坤快步从树下穿过,又拉住他把头上身上的花瓣耐心掸落,只是对上他的脸时莫名笑了起来。

    孟维只觉得他这样必定不怀好意,可也琢磨不出缘由。

    穿过绿油油的修竹院落,便到了一处设有水榭曲桥的小花园,四周游廊呈环抱状,依照山势高低而建,时而上坡,时而下坡,游廊一侧围墙外则是碧钰山脚,白色的围墙上做得雕镂的木窗,一步一景,妙趣横生。

    孟维见廊子下一株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