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海鸥教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海鸥教授 一(第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华夏文明风风雨雨,长路漫漫,几经沉浮,被外来文化反复侵略,却最终吸收同化掉了这些异邦文化,成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说明了华夏文明的强大生命力。

    现在中国进行的现代化也可以当成是西方文化的一种侵略,只不过以前的侵略是被动挨打的,现在却是主动相邀,难免良莠并存。

    同化吸收,有一个去伪存真,吸收精华的过程。

    自鸦片战争以来,国家积弱积贫,病入膏肓,任人宰割。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吸收世界上的新思想,新文化,为我所用,用新的营养补充身体,吐故纳新,老树新生,容光焕发。

    当两种不同的道德文明观相撞相融时,势必会产生混乱,无所适从。

    现在的一些不良世风,在中华文明的历史沉淀过滤作用下,迟早会被剔除掉,就像历史上多次发生的那样,精华仅存,这点信心应该有的。

    】-丁一

    一

    丁一在登机口向妻子挥了挥手,径自一人进了安检口,踏上了去中国的航班。

    在飞机上,他向空姐打着招呼,随着人流慢慢移动到自己的座位前,将行李放上货物架,坐在了松软的座位上。

    刚系好安全带,一位女士拎着个包在他面前的过道上停下来,“先生,我的座位在里面。

    麻烦您了。

    ”

    丁一只好解开安全带,站起身来让位。

    “麻烦您是不是帮我把包放到上面去?”女士笑妍妍地望着刚站起来的丁一,眼睫毛和嘴唇打了淡妆,手中的包已经向丁一递过来。

    丁一从她手中接过包放到行李架上,和自己的行李排放在一起。

    女士用手扶着靠背,紧贴着丁一擦身进到里面的座位,一股淡淡的香水味飘进了丁一的鼻孔,是那种丁香的味道。

    丁一坐下重新系好安全带。

    这时手机轻轻响了一声,有留言进来了。

    他打开手机留言簿,是妻子月琴的:一路顺风,照顾好自己。

    丁一笑了笑,心里一阵温馨,回了一句:一切照办。

    然后关了手机收好。

    他回过头来瞥了一眼邻座,她在用手机打一则短信,刚好打完,末尾注上“紫丁香”,发送完毕,也关了机,脸上有一点笑意在荡漾。

    丁一头有点眩,“紫丁香”?!想想不对,他又重新打开手机迫不及待地上了网站,发现留言板里刚收到一则回复留言,署名“紫丁香”。

    天哪!丁一慌慌张张忙将手机关了,连信的内容也没敢看,心里的血液开始加速了奔流。

    飞机起飞了,一阵轰鸣,丁一隔着人头从窗子里望去,上了蓝天,白云像棉絮漂浮。

    丁一不时用眼角瞥望身边的那位女士,她很安静,耳朵里塞了耳机,一条细黑线弯弯曲曲地接着座位扶手上的插孔在听飞机上播放的音乐。

    女士从随身提包里拿出一本书来,按亮了顶灯,在桔黄柔和的灯光下一面听音乐一面读书享受,一绺黑发垂下来遮住了她的白皙前额。

    在隐隐约约的丁香香水味中,丁一微微闭上眼睛,心里想原来她和自己想象中的形象相差不远。

    丁一平时不怎幺上网,只是工作累了时,上网调节一下疲劳的神经。

    他喜欢看别人写的原创小说和诗词。

    时间久了,注意到原创园地和诗坛里经常有一个署名“紫丁香”的贴一些小说和小诗,文笔清丽,情节曲折,文采飞扬。

    看多了,丁一有时忍不住会评赞一两句,于是就有了交流,一来二往,就熟了。

    时间再长一些,丁一也贴一些文章,惹来“紫丁香”的热评。

    丁一学生时代写得一手好文章,是许多女生的偶像,自然出手不凡。

    他们有时也评论其他人的文章,而且观点非常地一致,人海茫茫中,有了那幺一点知音的感觉,很默契。

    因为网上人多嘴杂,两人觉得有些地方交流不方便,于是就有了互相留言,避开众人,保留一点隐私。

    丁一有时工作忙,有段时间不在网上,另一方就会留下许多留言,关怀夹杂着抱怨。

    因此有了约定俗成,隔几天两人就会互相问候,哪怕一两句。

    在虚拟世界里,一根无形的细藤将两人牵扯在了一起,扯扯拌拌,牵牵挂挂。

    丁一经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