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海鸥教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海鸥教授 十三(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月琴端详了半天,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又将手机递给丁一。

    丁一接过手机,见上面一个女孩子眉目清秀,大大方方,笑得很灿烂阳光。

    “多久了?”丁一问brian。

    “半年多了。

    我们一起到非洲去做的service。

    ”brian回答父亲的提问。

    “有没有可能见个面?”月琴按捺不住,想见这个女孩。

    “恐怕不行,她人在加州。

    我们后天就要启程去非洲了。

    以后一定有机会。

    ”brian如实回答。

    月琴和孩子讨论着这个女朋友,丁一低头看报纸,上面有一条新闻,说今年当地的美国学校招收的中国大学生突破了纪录,有四百多人。

    丁一读了不免感叹现在中国的家庭真有钱,一个个都往国外送,一个学校就有这幺多学生,全美国加起来该有多少。

    丁一记得许多年前自己在芝加哥求学,全芝加哥地区的中国大陆留学生也不过才几百来人,绝大多数是国家的公派生和访问学者,只有极少数是自费生,也都在餐馆打工养活自己。

    正看着,餐馆里突然涌进来了一波一波的青年男女,满嘴夹着英文中文,一个个穿着新潮,打扮时髦,派头十足。

    特别是女孩,几乎都穿着短裤,白嫩嫩的大腿露在外面和美国女孩没什幺两样,耳垂上挂着闪亮的耳环,耳朵里塞一个iphone,身子随着音乐微微地扭曲。

    他们的到来一下子将餐馆的桌子坐满了,然后高声喧哗,呼朋唤友,点了许多菜。

    丁一想这大概就是这四百多学生中的一部分了。

    月琴也注意到了这些年轻人。

    她对丁一说:“现在中国的富二代真有钱,听老板说,这里每天都是这样,出手大方。

    ”

    “妈妈,你们当初来到美国学习是不是也常常在外面吃饭。

    ”judy好奇地问,她对满屋中国来的学生充满兴趣。

    “没有。

    我们那时没有这幺多钱。

    ”月琴回答。

    “外公外婆不给你们钱吗?”

    “那时中国还不富裕,他们没有钱给我们,我们得靠自己挣钱。

    现在中国经济发达了,又都是独身子女,条件自然好许多。

    ”

    这时有几桌先吃好的学生结帐,大家aa制,然后扬长而去,桌上残留下许多没吃完的饭菜,有的菜碟里的菜只动了几筷子,和丁一在中国看到的酒席一个样。

    “他们为什幺不boxing,多浪费。

    ”judy看着服务员收盘子不理解地问。

    夫妇俩无法回答。

    丁一一家每次外出用餐,没吃完的东西都像美国人一样打包,孩子们习以为常了。

    他们常常教育子女要养成节约的习惯。

    丁一想起来在中国时时被请吃喝,丁一让他们不要点太多,主人却说要是饭菜吃完了,就是对客人的不敬,没吃饱。

    结果每次吃完了都有许多留下来,当然没有打包这一说,显得有财气。

    在吃的上面,充分体现出中美两国的消费观念差异来。

    这些从小没有吃过苦的中国留学生们,从小在中国长大,耳濡目染,自然就养成了这种习惯。

    早年间丁一留学,看见台湾日本来的留学生就和现在眼前的这些大陆留学生是一个富裕感觉。

    那时大陆留学生寒碜,有一次他和月琴到一个香港人开的店里面去想买一只电饭锅,店小姐用香港英语吊吊地说你们买不起,嘴里咕噜了一句redchina,再也不理他们。

    看着这些和自己同龄的人如此铺张,brian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说:“在非洲有许多难民没有吃的,饿死了许多人。

    shouldn’twastesomuch!”

    judy也接过话头:“昨天我们还捐了许多canfood和衣服给教会救济穷人。

    ”

    兄妹俩很有自己的想法。

    听了自己孩子们的话,丁一很欣慰他们能够认识到节约,尽管他们从小生活富裕,不愁吃穿,教育良好。

    丁一突然想,如果自己当初回到了中国,孩子们还能这样吗,是不是也像其他桌子上的年轻人一样奢侈浪费摆阔。

    按说都是在中国家庭长大的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