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虽然也被搞得秩序大乱,但真正动身前往骊山的也不过两成上下。
而陈囤也缺乏可以阻止民众求仙的堂皇大义,即使这些年中国方方面面已颇有起色,北方尤其大有改观,但仍然底子太浅,民众仍然过得颇为艰辛。在多数人都活不过五十岁,不少人还要忍饥挨饿的情况下,仙秦所展示、所承诺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一步登天。哪怕去了仙秦后绝大多数人都要做牛做马他们也不在乎,毕竟即使留下,他们又何尝不是在做牛做马。至于政府基层宣传暗示的仙秦的森严等级以及君主制之类,对于他们也完全不是问题,因为这些也是中国人早已世代适应了的东西,相比陌生的“共和”、“民主”、“自由”、“平等”、“革命”之类,许多人还宁可生活在明君雄主的统治下。
不过陈囤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因为这意味着整个中国的主要劳动力群体都要被仙秦筛走体质与精神最优秀的一批人,而且还要留下一批因试炼而精神崩溃的疯子,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打击将无异于一场最残酷的全面战争!
在不得不把仙秦使节留在身边,一举一动都受制于人的情况下,陈囤以一种走钢丝的危险方式试探仙秦底线,故意让许多被试炼弄得精神崩溃的疯子滞留骊山周边,又暗中引导那些落选者对后来者极言试炼之残酷恐怖,以及成功率之低,即使成功,也难免面临骨肉离散,亲友天各一方之局,总算将三成左右的求仙者劝阻回去。而仙秦一方也对此持默认态度。大概在他们看来,这些因此而打退堂鼓的人本来也不可能通过试炼。
让陈囤稍稍感到欣慰的是:自己多年培养的核心军政班底中大多数人的信仰还能经得起考验,大半并未因此而转投仙秦。其中二十八名至关重要的先天高手,除了六名“赤色光辉”修为最为浅薄者之外。都没有打算另投明主的举动。而借着这场变故,陈囤也乘机纯化了自己队伍,对于某些明里暗中参与试炼,而又失败而回的人,他也自然不会再加以重用。
除此之外。以至少在明面上全力配
-->>(第7/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