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摄政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六章.肖温阮的遗嘱.(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没那么简单,定是有人在浑水摸鱼,否则也不至于仅才一天时间,流言就传遍了整个京城,如今关于太子的种种流言,京中百姓即使不是人尽皆知,怕也是十有八九都知道了。”

    赵俊臣叹息一声,说道:“可惜啊,这流言一旦扩散起来,怕就没那么容易平息了,可怜太子好不容易才积攒起来的好名声,就要因此而毁于一旦了。”

    太子朱和堉敌视赵俊臣的消息,朝野之间人尽皆知,这个西厂档头自然也是非常清楚,此时见赵俊臣为太子惋惜,不由奇怪,但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态度恭敬的站在一旁,等待赵俊臣接下来的命令。

    赵俊臣叹息了片刻后,却是话锋一转,向西厂档头下令道:“传我厂督令,西厂上下从即刻起倾巢而出,联合锦衣卫和顺天府衙门,一同巡视京城,若是遇到传播流言之人,绝不姑息,全部抓起来严加审问!务必要尽全力限制流言传播、平息影响!”

    听到赵俊臣的命令,那西厂档头不由一愣,但还是连忙答应,然后在赵俊臣的示意下退去了。

    当西厂档头退去之后,书房中只剩下了赵俊臣和许庆彦两人。

    许庆彦心中不解,忍不住向赵俊臣询问道:“少爷为何竟是下了这般命令?让西厂联合锦衣卫与顺天府限制流言传播,这不是在帮太子擦屁股嘛!要我说,咱们没有推波助澜就算是好的了,如今看热闹就是,又何必帮着太子做事?”

    赵俊臣轻轻一笑,说道:“你啊,就是读书太少,难道没听说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话吗?流言这回事,越是想堵住,反而就越是猛烈,我这番动作,明面上是帮太子,实际上却是在添柴加火,这是其一;再说,太子的贤明形象,在民间早已是深入人心,若仅仅只是一些流言,怕也无法伤其根本,但若是朝廷下令,限制流言传播,抓捕传播流言之人,在许多百姓看来,却是心虚的表现,反而会更信三分,这是其二;而如今流言正盛,接下来因为传播流言而被抓捕的百姓,想来必是不少,由此而引发的民怨,最后亦是会集中在太子身上,这是其三。”

    听到赵俊臣的解释后,许庆彦眼睛一亮,冲着赵俊臣竖起了大拇指,说道:“妙啊!原来如此,明面上是在帮太子,实际上却是一箭三雕,让太子更加狼狈!还是少爷聪明!”

    顿了顿后,赵俊臣接着说道:“实际上,我的目的还不仅仅只是如此。如今我统领西厂,西厂是什么?说跟到底,就是陛下的爪牙,自然要顺着陛下心意办事,这个时候,也必须要有所动作,如此才能体现我对陛下的忠心。更何况,我与太子的恩怨人尽皆知,这个时候为太子做点事情,也能减轻陛下对我的怀疑。”

    说到这里,赵俊臣轻轻一叹,又补充道:“何明灭门案才结束不久,如今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陛下他必然会怀疑有人在刻意针对太子,而我如今还离不开陛下支持,自然要有所动作,尽量撇清自己。”

    许庆彦连连点头,亦是抱怨道:“是啊,何明灭门案来的突然,将咱们的计划全打乱了。”

    赵俊臣的事情,许庆彦大都知道,也明白如今针对太子的布局,赵俊臣正是策划者之一,由此也更加担心德庆皇帝会怀疑到赵俊臣身上。

    突然,许庆彦似乎想到了什么,却是神情一紧,问道:“少爷,要我看,针对太子的种种流言蜚语,竟是传播的如此猛烈,必然是周尚景、黄有容、还有沈常茂他们三个在暗中推波助澜,如今你让西厂番子到处抓捕传播流言的人,若是抓住了周尚景他们的人,将周尚景他们三个暴露出来,岂不是也有可能会牵连到咱们?”

    赵俊臣一笑,说道:“别以为只有咱们是聪明人,那三位阁老历经宦海多年,可都是老狐狸了,又哪会被轻易的抓住把柄?想要制造流言,只要在最开始牵个头就行了,接下来自有闲人去争相传播,又怎会需要一直参与亲力亲为?如今流言已经传遍京城,他们安排的人早就撤去了,又哪里能抓得到?不必担心!”

    说话间,赵俊臣抬头看了一眼窗外,只见日头西沉,天色昏黄,时间已是傍晚。

    “看样子,现在午门还没关。”赵俊臣站起身来,先是伸了一个懒腰,然后说道:“庆彦,随我进宫一趟,事情发展到如今这般地步,也该让陛下知道消息了。”

    ~~~~~~~~~~~~~~~~~~~~~~~~~~~~~~~~~~

    就在赵俊臣前往紫禁城的时候,太子太师肖温阮的府中,却正是乱作一团。

    原来,那群难民离开都察院衙门后不久,吕纯孝与李成儒明白麻烦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