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摄政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九章.对幕僚团队的构想.(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都没有察觉?”

    许庆彦苦笑道:“回少爷的话,咱们确是有派人去盯着,但咱们可以信任的人手实在太少了。我这些日子一直跟在少爷身边忙东忙西,而方茹又是一心扑在情报网的经营上,却根本没人去管理与主持这一方面,更没人通知那些盯梢的人究竟应该注意些什么。所以那些盯梢的人只是一心防备着考生们会背叛少爷、透露消息,完全忽略了其他方面,所以才有了对肖文轩的疏忽。”

    听到许庆彦的解释,赵俊臣轻轻叹息一声,明白这件事确实怪不了谁,只能怪赵俊臣手下可用的人才实在太少了,而赵俊臣本身因为需要谋划的事情实在太多,对这方面也忽略了许多。

    “我明白了,你先退下吧。”赵俊臣挥手说道。

    ~~~~~~~~~~~~~~~~~~~~~~~~~~~~~~~~~~~~~

    当书房中只剩下赵俊臣一人后,赵俊臣开始若有所思。

    “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有限、也有思维误区的存在,无法面面俱到,总是会顾此失彼……或许,除了官场上的朋党与盟友之外,如今也应该在府里建设一支忠于自己的幕僚团队,除了平日里可以帮着自己出谋划策、查漏补缺之外,也可以让他们专门负责一些不大重要的事情与计划,为自己减轻些压力……”

    暗思之间,赵俊臣却轻轻叹了一口气。

    其实,赵俊臣早就有建立幕僚底班的打算,但奈何在赵俊臣眼中,适合成为自己府中幕僚的人才,实在不多。

    …………

    所谓的“人才”,虽然并不会遍大街都是,但只要认真寻找,也总会找到一些。

    奈何,如今的赵俊臣若只是想要在朝堂中与人争权夺利也就罢了,但赵俊臣的计划显然不仅只是如此——还要陷害太子朱和堉、还要设法摆脱德庆皇帝的控制、还打算在暗中控制一些军镇军队、甚至日后还会有更加大逆不道的图谋——这些事情,一旦被他人得知,赵俊臣立马就会迎来天大的麻烦。

    所以,赵俊臣对幕僚的要求,不仅需要聪明,更也需要忠心。但在许多时候,所谓“忠心”与“聪明”,往往会是截然相反的两种特质。

    虽然以赵俊臣的谨慎,并不会把自己所有的图谋都透漏给幕僚们知道,但仅只是一部分消息,也就足够聪明人猜出许多事情了。

    这也是赵俊臣虽然势力影响渐大,却迟迟都没有招募幕僚的原因所在。

    更何况,赵俊臣在这方面野心颇大,不同于其他官员只是招收一两个亲信幕僚帮着出主意,而是打算建设一支“幕僚团队”,类似于后世的国家智库,并根据幕僚们各自的特长让他们各司其责负责主持某些计划,从根本上防止类似于肖文轩的意外情况再次发生。

    但如此一来,人才缺口就变得更大了。

    …………

    “人才难寻啊……这不同于官场上的那些朋党盟友,还需要自己来寻找与培养……如今自己所图甚大,也远远偏离了臣子之道,所以这幕僚的人选,不仅需要才学智慧,更需要忠心耿耿,否则根本不足以共谋大事,然而如此一来适合的人选只会更少……

    方茹有心机有决断,也是对我一心不二,奈何只是府中侍妾,身份不适合抛头露面,而且见识上也终究欠缺了些,如今由她负责情报与渗透,就已是极限了……

    许庆彦更别说了,只适合跑腿……

    魏槐倒是一个合适的人选,有能力有谋略,是我让他摆脱了只能在人前装疯卖傻的局面,对他恩同再造,他也需要借助我的力量复仇,因此对我也算是忠心耿耿,奈何他还要帮着我处理西厂的事情,本身也是个残疾,恐怕也分不出精力做其他事情了……”

    这般想着,赵俊臣轻轻摇头。

    只是,虽然困难,但赵俊臣并不打算放弃。

    如今,越来越多的计划,只是由赵俊臣一人来谋划主持,越来越多的压力,也只是由赵俊臣一个人承担,越来越多的意外状况,也只能由赵俊臣自己来应对——如此一来,容易出纰漏不谈,赵俊臣本身也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总是需要找人帮衬一些。

    就这样,思来想去,赵俊臣突然想到了在会试中落榜的肖文轩。

    赵俊臣还记得他见过肖文轩后的印象——他能看透世事人情,却看不透周围人心,聪慧敏锐也不缺才学,却又不懂自保,有些有些不容于现世的激进思想,但即不成系统,也不知如何实现,虽然注重实际与利益,但却又性子孤傲容易得罪人——简单的说,这个人若入官场,怕是前途暗淡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