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摄政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六章.德庆皇帝的动作【第二更】.(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道:“不过,接下来无论是殿试,又或是南巡,皆是天下瞩目的大事,众位爱卿皆是朝廷重臣,朕希望你们接下来以大局为重,齐心协力一同稳定朝中局势,在这段时间切不可出现什么乱子,否则只会让天下人看笑话,到时候无论是朝廷的颜面、还是朕的颜面,都会不好看。”

    说话之间,德庆皇帝目光环视,并在黄有容与赵俊臣二人身上稍稍停留,警告的意味很明显。

    而听到德庆皇帝的警告后,众大臣皆是齐声答应,至于黄有容与赵俊臣二人,神色之间尤其肃穆认真。

    只是,答应虽然是答应了,但黄有容与赵俊臣二人真正的心思究竟如何,却依然难测。

    ~~~~~~~~~~~~~~~~~~~~~~~~~~~~~~~~~~~~~

    事至如今,正如赵俊臣之前向周尚景分析的那样,这一次德庆皇帝召见众位大臣的目的,一是为了殿试与南巡的筹备,二是为了敲打警告赵俊臣与黄有容二人。

    但最重要的,却还是为了目前朝中的那些实权官位空缺。

    如今,前两件事情都议定了,但最重要的事情,却还没有谈及。

    所以,众位大臣也皆是聚精会神的等待着。

    果然,德庆皇帝在暗示与警告了赵俊臣与黄有容之后,突然把目光转向了刑部尚书冯坡,问道:“冯爱卿,你如今年岁多少了?”

    冯坡沉默片刻后,缓缓出列道:“回陛下,老臣今年七十有三。”

    德庆皇帝一脸的感慨,道:“没想到你已是七十三了,人生七十古来稀,朕记得初次见你的时候,你还是江苏一道的提刑按察使,转眼间竟已是过去二十年了,而你也到了古稀之年……”

    说着,德庆皇帝看向冯坡的目光满是关切,又问道:“说起来,如今满朝上下,已是数你的年岁最大,近几年的早朝,你也一直都在告假,缺席泰半,想来也是年岁大了,所以身体有些支撑不住了吧?”

    冯坡虽然老迈,但毕竟还没有老糊涂,听到德庆皇帝的这些话后,也顿时明白了德庆皇帝的深意。

    事实上,他对此也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所以,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后,冯坡突然跪下,伏首道:“老臣惭愧,近年来窃据高位,却庸庸无为,食君之禄,却没能忠君之事,老臣……老臣自请告老还乡。”

    德庆皇帝叹息一声,仿佛十分不舍,说道:“你是老臣了,朕与你二十余年的君臣情谊,也舍不得你离开,然而以你如今的岁数与身体,朕若是继续用你,也就是在害你了,朕实在于心不忍……罢了,朕准你告老还乡,过些日子也会另有赏赐,你就安心回老家安度晚年吧,朕记得你有几个后辈也在朝中为官,朕日后也自然会照拂他们,所以你大可不必担心。”

    得到德庆皇帝的旨意后,冯坡先是向德庆皇帝行了大礼,然后默默的站起身来,把头上的官帽摘下,并捧在怀中,接着又默默的退到了一边。

    接下来,养心殿内不管发生了何事,都已是与他无关了。

    …………

    此时,养心殿内的一众阁老与尚书们,看到德庆皇帝在三言两语之间已是打发了冯坡,朝中除了原先的那几个实权空缺之外,如今又多了一个刑部尚书的空缺,也皆是眼神热切,蠢蠢欲动。

    最先忍不住的,却是阁老程远道。

    程远道身为太子朱和堉的心腹,自觉在这个时候应该帮助太子争取一些好处,所以冯坡不过刚刚退下,他就已是迫不及待的抢先出列发言。

    “陛下,如今冯尚书告老还乡,之前又有刑部侍郎闫鹏飞被收押问审,如今刑部三位主官只剩下了刑部右侍郎李立德一人,不免人手缺乏、影响朝务,所以臣请陛下另择贤能补充。”顿了顿后,程远道又说道:“臣以为,太子少保曹荣曹大人,这些年来辅导太子、谨身护翼,又一向精明干练,正是接任刑部尚书的最佳人选。”

    听到程远道的话后,德庆皇帝眉头微皱,神色间闪过了一丝不快。

    如今冯坡不过是刚刚告老还乡,人还在养心殿内,程远道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争夺好处,未免有些太着急了,虽然官场之上“人走茶凉”只是常态,然而一些面子上的功夫还是需要做的,程远道如今却是有些失态了。

    不过,对于眼下的这些实权空缺,德庆皇帝也确实有意留给太子一部分,所以虽然不满程远道的急切,但终究还是没有出言指责。

    然而,程远道虽然最先出手争抢,但太子一党的众官员之中,除了少数几人之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