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摄政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七十四章.赵俊臣的紧迫感.(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度竟然还是出现了!……

    ……原来如此,这份答卷一旦让德庆皇帝看到了,自然会看出这般政策对于加强皇权的好处,也必然会心动不已,然后也必然会一步一步的实行答卷上所建议的政策,而李纯臣提出了这般建议,也必然会受到德庆皇帝的宠信,到时候有了德庆皇帝的扶持,再崛起于庙堂之间,也不过是轻而易举……

    ……怪不得李纯臣他这般自信,竟是不打算投靠朝中任何一个派系,更不想让自己身上沾有丝毫的派系烙印,恐怕他猜到了德庆皇帝在今科殿试的出题范围后,就想到了这个答案,密折制度是他想出来的,而且身上又没有任何派系的烙印,德庆皇帝在一步步的实行密折制度的同时,也必然会一步步的重用他,到了最后,说不定他就会成为负责处理与转呈密折之官员的最好人选。到了那个时候,自然是一步登天……”

    暗思之间,思路虽然越来越清晰,但赵俊臣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赵俊臣如今一心想着摆脱德庆皇帝的控制,然而李纯臣所建议的“密折制度”一旦实行,怕是连首辅周尚景都会被德庆皇帝死死压制住,更别说目前的赵俊臣了!到时候赵俊臣再想要摆脱德庆皇帝的控制,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这也是赵俊臣为何会第一时间通知周尚景的原因。

    至少在这件事情上,周尚景与赵俊臣有着共同的利益,而且赵俊臣也信任周尚景老辣的政治眼光与手段,所以在这般时候,赵俊臣也不介意与周尚景联手一番,一同阻止“密折制度”的出现与实行!

    “不过,事情到了这一步,只要德庆皇帝下定了决心,即使我与周尚景两人联手,再加上黄有容、沈长茂他们,怕也很难阻止密折制度的实行,最多只是拖延些时日罢了,所以我的诸般计划,也需要加快进度才行,否则等到德庆皇帝日后想要过河拆桥之际,我就真没有任何的反抗之力了。”

    暗思之间,赵俊臣心中原先对于李纯臣的好感,顿时荡然无存。

    在此之前,赵俊臣一直以为李纯臣只是一个有野心也十分聪慧的年轻人,对他颇是欣赏的——这种欣赏,也许有些类似于周尚景在看待目前的赵俊臣。

    然而,在看到了这份答卷之后,赵俊臣却发现这个李纯臣虽然足够聪慧,却目光短浅!难道他不知道“密折制度”一旦实行,他自己就再也无法抵抗皇权的力量了吗?到了那个时候,官阶再高、勋位再贵,又有何用?更不要说他这么做会把朝中的几大权臣全都得罪光了。或者,他的野心仅止于“得到陛下赏识”这一步吗?

    ~~~~~~~~~~~~~~~~~~~~~~~~~~~~~~~~~~~~~~~~~

    而就在赵俊臣暗思之间,时光流逝极快,许庆彦终于去而复返。

    只见许庆彦推门而入后,向赵俊臣禀报道:“少爷,去周尚景府中送信的人回来了,一同前来的还有周府的一位管事,名叫周全。”

    赵俊臣点了点头,说道:“带他来见我。”

    片刻后,许庆彦领着一名中年人进入书房。

    “小人周府管事周全,见过赵大人。”

    周全见到赵俊臣后,毕恭毕敬的行礼问安道。

    赵俊臣点了点头,说道:“不必行礼,我送去的那份纸卷,周首辅想必已经看了,却不知他有什么看法?”

    周全垂首答道:“我家首辅大人说,感谢赵大人您的提前通知,但这件事情,他一时间也没有办法可以阻止,我家首辅大人虽然是今科殿试的阅卷大臣之首,但阅卷大臣总数有十余人,其中更还有程远道等愚忠之人,更何况今科殿试的题目意味深长,陛下他恐怕还会亲自审阅,所以这份考卷陛下他无论如何都会看见的,而陛下一旦看到,也必然会按着考卷上的法子实行,到时候即使朝中各派齐心协力一同阻止,怕也只能阻挡一时而已。”

    赵俊臣点了点头,这些他事先已经想到了,只是问道:“那么,首辅大人他对于这密折制度,又有何见解?”

    周全微微一笑后,说道:“我家首辅大人说,自古以来,就从没有完美无缺的政策,许多政策在设想之初会让人觉得天衣无缝,看着颇是吓人,但实行日久之后,总会被人找出破绽,而一旦有了破绽,那么这个政策也就再没了效应,所以赵大人您也不必担心,只要静观其变即可。”

    赵俊臣轻轻叹息一声,说道:“原来如此,首辅大人果然好城府,倒是我毛躁了,你回去转告首辅大人,就说若是他日后找到了这密折制度的破绽,还望他不吝赐教,我这人愚笨,却是无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