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摄政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四十六章.考察(上).(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器的人却是寥寥无几,大人您也知道,我朝能进入国子监的监生,除了一些官员子弟之外,大都是各地学监推荐的年轻才俊,若是您将那些不成器的赵家子弟安排进入国子监中,会惹人笑话与非议不说,那些不成器的赵家子弟若是仗着您的庇护四处与人冲突,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对您实在是有害无益……”

    另一边,苏西卿也点头帮口道:“是啊,大人,我与肖公子确实已经将选拔标准降到最低了,毕竟,能够进入国子监的赵家子弟,就算不是精通四书五经,但至少也应该熟读《论语》吧?就算不是翩翩佳公子,但至少也应该性子稳重吧?奈何在扬州赵家之中,连符合这点标准的人也少之又少,我与肖公子能够选出九人,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听到这两人的解释,赵俊臣轻轻叹息一声。

    扬州赵家,确实是有些太不成器了。

    叹息之后,赵俊臣说道:“我也知道,赵家的家教与家风,确实是有些不堪……放心吧,我还分得清轻重利弊,这次进入国子监的赵家子弟贵精不贵多,毕竟我是想培养出一批可靠的家族帮手,而不是想给自己制造麻烦……嗯,你们将这九个人的名单交给我,我接下来要亲自考核一下他们。”

    对此,苏西卿与肖文轩早有准备,马上拿出了名单,并呈给了赵俊臣,里面标注着九位赵家子弟的名字与来历。

    赵俊臣接过名单之后,粗略看了一眼,却发现名单之中,真正姓“赵”的子弟只有五人,而剩下的四位外姓子弟应该就是赵家的旁支与外亲了。

    之前,在马车上,赵家家主赵德清也同样交给了赵俊臣一份推荐名单,名单中足足有二十一人之多,其中有十九人姓“赵”,并且大都是赵德清与几位赵家耆老的直系儿孙。

    想到这两份名单的差别,赵俊臣暗暗摇头,心中也觉得赵德清确实不适合再担任赵家家主的位置了,上一次见面的时候,赵德清的表现还算是不错,但这些日子以来,赵德清似乎已经被赵俊臣带来的种种利益蒙蔽了眼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