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暴露了,不由大惊。
原来,为了隐瞒倭寇霍乱苏州的事情,苏州官府也是花费了大力气的,甚至不惜用银子来封住百姓的言论——在倭寇之乱中,每一户受损的人家皆可以得到一笔数目不菲的银两补偿——其中,受到波及的人家可以得到一两银子的补偿、死了人的门户可以得到十两银子的补偿、女人被糟蹋的人家可以得到三两银子的补偿,至于百姓们的财产损失,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等等等等,倒也算是考虑详细。
然而,如今的大明朝,贪官污吏早已经成了拔除不掉的顽疾,“雁过拔毛”也成为了所有官员的本能,虽然苏州知府周素海反复严令这笔补偿银子一定要如数发放到百姓手中,但政令到了下面,终究还是变了模样,以河上村为例,按理说应该领取七百六十六两银子的补偿,但这笔银子发到吴守正手中之后,却只剩下了四百六十六两,而吴守正拿到这笔银子之后,更是先截留了六十六两银子,只发给了村民四百两银子,与官府最初给出的数字相比,竟是少了近半。
这还是周素海千叮咛万嘱咐的结果,事实上,若不是周素海的严令让下面的官吏心有顾忌,这笔银子最终能有两百两银子发放到百姓手中就算是很不错了。
不过,即使如此,在封建王朝时代,百姓们因为各种天灾人祸而受到损失之后,竟然还能得到官府的银两补偿,即使数量不多,却也算是天下奇闻头一遭了,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遇难的百姓人家皆是感恩戴德,周素海也算是勉强封住了悠悠之口,而吴守正虽然私下里贪墨了六十余两银子,却也是心安理得、颇是笃定。
毕竟,河上村的村民们,生活颇是封闭,大都只会打渔卖鱼,没几个识字的,更没人会去刻意打探官府的政令,虽然就住在苏州城郊,但也很少有人进城,所以吴守正完全不担心村民们会知晓自己私下截留银子的事情。
事实上,在村民们看来,他们所得到的补偿已经足够多了。
然而,就在这几天,也不知是谁传出了消
-->>(第2/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